包含三的词语
- 301、三头二面:谓会同当事双方及中间人或见证人。
- 302、三头:科举考试三试都中第一名的人。即府试为解头,进士试为状头,博学宏词及制科试为勅头。
- 303、三衣: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
- 304、三一运动:三一运动(朝鲜语:삼일운동;英语:the 1919 Independence Movement of Korea)又称独立万岁运动,是指1919年3月1日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半岛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
- 305、三一:1.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 2.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3.指基督教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
- 306、三元及第: 词语解释⒈ 三元: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及第:科举应试中选。从乡试到殿试都考中第一名。国语辞典三元及第[ sān yuán jí dì ]⒈ 参加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试均考中第一名,称为「三元及第」。反累试不中
- 307、三叶集: 词语解释⒈ 通信集。田汉、宗白华、郭沫若合作。1920年出版。收集三人1920年1-3月间的通信二十札,或讨论歌德及其作品,或探索人生问题,或谈论恋爱婚姻。是研究他们早期文艺思想的重要史料。
- 308、三雨:谓连续数天降雨。
- 309、三语:晋王衍向阮修问老庄与儒教异同,修以'将无同'三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以指应对隽语。指宋赵鼎评论邵伯温的三句话。
- 310、三鱼:东汉杨震居湖城,有冠雀衔三条鳣鱼飞集讲堂前,当时视为吉兆。《隶释.太尉杨震碑》:"至德通洞﹐天爵不应﹐贻我三鱼﹐以章懿德。"后以"三鱼"为位至三公之典。参见"三鳣"。
- 311、三八节: 三八妇女节,三八节Sān-Bā Fùnǚjié,Sān-Bājié (1) 国际妇女斗争的纪念日。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因要求男女平等权利而举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上决定,以每年3月8日为妇女节。亦称“国际妇女节” 英 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March 8th)
- 312、三班:宋代官制,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后亦以东西供奉,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为三班。见'三班六房'。 昼夜不间断生产的工厂,工人轮流上早﹑中﹑夜班,统称三班。与'常日班'相对。
- 313、三班倒: 昼夜连续工作的工厂、工地等劳动场合,劳动者分早、中、夜三班轮换工作。
- 314、三百钱: 三百青铜钱。
- 315、三百六十节: 古谓人体骨节有三百六十节。
- 316、三白食: 佛教徒食乳、酪、饭,三者均白,故称。
- 317、三白鸟: 传说中的神鸟。
- 318、三白法: 佛教喻身口意三种净业。
- 319、三白酒: 酒的一种。
- 320、三白草: 植物名。
- 321、三白: 1.三度下雪。 2.指盐﹑萝卜﹑饭。三者皆白色,故谓。 3.指三白酒。 4.西瓜的一种。其皮﹑瓤﹑子俱白,故名。 5.同"三白法"。
- 322、三八作风: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养成的优良作风。
- 323、三八制: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大罢工,提出实行每天工作八小时、教育八小时、休息八小时的制度、俗称“三八制”。
- 324、三宝:1.三种宝贵之物。2.(梵Triratna)佛教语。指佛﹑法﹑僧。
- 325、三板:古代筑墙﹑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亦作'三版'。即舢板。近海或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 三级。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三
- 五笔DGGG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数词(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2) 同本义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三,数名。——《广韵》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4) 表示多数或多次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名词(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5) 指三颗星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8) 姓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