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传的词语
- 226、内传: 内传nèizhuàn (1) 旧时一种人物传记小说体裁,以记载某人的遗闻轶事为主 英 biography
- 227、邪传:怪异的传闻。
- 228、传乘:转乘他车。
- 229、乘传:1.乘坐驿车。 2.指奉命出使。3.古代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 4.泛指使车。
- 230、传祚:谓流传后世。 帝位相传。
- 231、传坐: 1.亦作"传坐"。 2.古人在年后相邀邻里饮宴称传坐。
- 232、传座: 1.亦作"传坐"。 2.古人在年后相邀邻里饮宴称传座。
- 233、传嘴:传话。
- 234、祖传: 祖传zǔchuán (1) 祖上留传下来的 例 祖传秘方 英 handed down from one’s ancestors;handed down in the family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 235、传奏:转达奏闻。
- 236、宗传: 犹嫡传。
- 237、梓传:印行,刻印传播。
- 238、捉鬼传:话剧剧本。
- 239、传状:传记行状。
- 240、传烛:即传火。
- 241、传注:亦作'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
- 242、衆口交传:众人辗转述说。清陈天华 《警世钟》:“就是不幸受伤身死,众口交传,全国哀痛,还要铸几个铜像,立几个石碑,万古流芳,永垂不朽。”亦作“众口相传 ”。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礼部的调查毫无结果,于是只能回奏:当时众口相传,首先讹传者无法查明。”
- 243、衆口相传:众人辗转述说。
- 244、传置: 1.驿站。 2.指驿站转运。
- 245、置传:汉代驾以四匹良马的驿车。
- 246、传志: 1.亦作"传志"。 2.文体名。即传记。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或书籍。
- 247、传旨: 1.传达谕旨。
- 248、传卮:传杯。
- 249、传质:谓致送礼品。
- 250、传巵:亦作“传盃”。谓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
- 拼音chuán,zhuàn
- 注音ㄔㄨㄢˊ,ㄓㄨㄢˋ
- 笔划6
- 繁体傳
- 五笔WFNY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chuán动词(1) 传递;传送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3) 传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4)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5) 让位;传代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6)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7) 留传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居第当传子孙。——司马光《训俭示康》(8) 又如:传世(后传到后世);传灯(传留佛法);传祚(流传后世);家传秘方(9) 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传神写照。——《世说新语·巧艺》(10) 又如:传真(画肖像)(11) 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红楼梦》(12) 又如:传嘴(传话);传会(传呼);传答(传达);传证人(13) 另见zhuànzhuàn名词(1) 驿站所备的车晋侯以传召 伯宗。——《左传·成公五年》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韩非子·爱臣》(2) 驿站;驿舍昔者赵氏袭 卫,车舍人不休传。——《战国策·齐策五》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后汉书·陈忠传》(3) 又如: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传吏(驿舍的官吏);传马(驿站所用的马);传乘(驿站的车马);传宰(管理驿站的小官)(4) 符信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周礼》诈刻传出关归家。——《汉书·宁成传》(5) 传记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善传游侠。——孙文《序》(6) 又为五百人立传。(7) 又如:自传;外传;别传;传状(传记行状);传叙(人物传记);传诔(传记和诔文)(8) 指以描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9) 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六艺经传。——唐· 韩愈《师说》(10) 又如: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传诂(解释经籍的文字);传疏(诠释经义的文字);传笺(谓《诗经》的注解)动词(1) 作传;记载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2) 又如:前半部传的是傅仪(3) 另见chuán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