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借的词语

  • 176、借资: 1.谓利用别人的某种心理,作为自己进身之资。 2.指借用,取资。 3.借助,凭借。
  • 177、借位: 借位jièwèi (1) 减法中被减数中一位数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化成本位的数量,然后再减,这种运算法叫作借位 英 borrow
  • 178、借听: 1.借别人的耳朵去听。 2.指按照别人的话行事。
  • 179、借条: 借条jiètiáo (1) 便条式的借据 英 receipt for a loan(IOU)
  • 180、借宿: 借宿jièsù (1) 借别人的地方暂时住宿 例 借宿破庙 英 lodging;ask for lodging;put up for the night;stay overnight at sb. else's place
  • 181、借若:犹假如。
  • 182、借尸还阳:犹言借尸还魂。
  • 183、借如: 1.假设连词。假如,如果。 2.即如,例如。
  • 184、借古喻今:借:假借;喻:比喻。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
  • 185、借票:借据。
  • 186、借径:谓依靠他人传递情况或意见。
  • 187、借单: 借单,借单儿jièdān,jièdānr (1) 借据 英 IOU
  • 188、借亲:犹借吉。
  • 189、借孝:旧指在服丧期间因故暂时穿着吉服。
  • 190、借势: 借势jièshì (1) 依靠别人的势力 英 take advantage of sb. else's power or position (2) 乘机;乘势 例 借势逃脱 英 seize the chance
  • 191、借住: 借住jièzhù (1) 借他人的地方暂住 例 他在外打工时借住在朋友家里 英 lodge
  • 192、借读: 借读jièdú (1) 通常由于户口等原因不能作为正式接受的学生在学校同其他正式接受的学生一起上学 英 study at a school on a temporary basis
  • 193、借款: 借款jièkuǎn (1) 借用的钱 例 一笔借款 英 loan;borrow or lend money
  • 194、借篷使风:比喻借他人之力办事。
  • 195、借紫:唐宋时规定官员的服色,三品以上服紫,未至三品者特许服紫,称为"借紫"。
  • 196、借阅: 借阅jièyuè (1) 读者借来阅览 例 一些书籍几乎从来没有读者借阅过 英 move
  • 197、借意:借同音的字表示双关的意义。
  • 198、借索:以借的名义索取。
  • 199、借春: 1.唐时皇帝于冬至日赐百官辛盘,表示迎新之意,谓之"借春"。参阅唐李淖《秦中岁时记》。 2.借取春光。 3.谓凭借﹑依靠春光。
  • 200、借使: 假设连词。假如,倘若。 假设连词。即使,纵然。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AJG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人,昔声。本义:借,借进,借出)(2) 借进借,假也。——《说文》。朱骏声曰:“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借,假借也。——《广韵》借无不给。——《晋书·阮裕传》借旁近与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允修借书。——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借者之用心。其借书亦类予。(3) 又如:求借(请求别人借给);挪借(暂时借用别人的钱);借当(借人东西去当铺当钱);借当头(借将要拿去典当的东西);借典(借,借用)(4) 借出有马者,借人乘之。——《论语·卫灵公》权势不可以借人。——《韩非子·内储说下》(5) 又如:他借书给我们;借给他几块钱;借一肩儿(挑担者让别人替自己挑一会,自己可以休息一下);借借(借出);借赁(租借)(6) 帮助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文天祥《念奴娇》动词(1) 假托;借口若苟有以藉口。——《左传·成公二年》(2) 又如:借言(借口,假托的理由);借情(假托某种情况或缘故)(3) 凭借;依靠借子杀之。——《墨子·公输》其可以借以美名者,以外权重之。——《韩非子·孤愤》借天降大雨。——《广东军务记》借寨墙为蔽。——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借征入境。——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4) 又如:借倩(托请);借水行舟(借用别人的力量或条观条件办事);借步檐躲雨(喻指借他人力量庇护自己);借势儿(乘机)(1) 相当于“假使”,“假设”,“假如”,“即使”借第令母斩。——《史记·陈涉世家》(2) 又如:借使(假设连词。假如,倘若;即使,纵然);借若(犹假如);借或(即或,即使);借如(假设连词。假如,如果;即如,例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