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紫
拼音: | jiè zǐ |
注音: | ㄐ一ㄝˋ ㄗˇ |
借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宋时规定官员的服色,三品以上服紫,未至三品者特许服紫,称为"借紫"。
引证解释:
⒈ 唐宋时规定官员的服色,三品以上服紫,未至三品者特许服紫,称为“借紫”。
引宋王溥《唐会要·内外官章服》“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詔”注:“天授二年八月二十日,左羽林大将军建昌王攸寧,赐紫金带。九月二十六日,除纳言,依旧著紫带金龟。借紫自此始也。”
《宋史·舆服志五》:“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詔朝官出知节镇及转运使、副,衣緋、緑者并借紫。知防御、团练、刺史州,衣緑者借緋,衣緋者借紫;其为通判,知军监,止借緋。”
《宋史·舆服志五》:“或为通判者,许借緋;为知州、监司者,许借紫;任满还朝,仍服本品,此借者也。”
网络解释:
借紫
字义分解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10
- 繁体藉
- 五笔WAJG
(1)(动)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借进:向图书馆~书|跟人~钱。
(2)(动)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给别人使用;借出:~书给他|~钱给人。
(3)(动)假托:~故|~端。
(4)(动)凭借:~手(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