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箸代筹
jiè zhù dài chóu
ㄐ一ㄝˋ ㄓㄨˋ ㄉㄞˋ ㄔㄡˊ
生僻成语
借筯代籌
JZDC
连动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请借前箸以筹之。”
语法:
借箸代筹作谓语;指代人出主意。
示例:
借箸代筹一县策,纳楹闲访百城书。(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
英语:
make a plan for somebody else
- 1、丁建儒又开始为李驷借箸代筹、出谋画策起来。
- 2、“在他的笔下,无哗众取宠之意,又无借箸代筹之嫌。 ()
- 3、蒲昌年借箸代筹,所有的计策环环相扣,可谓滴水不漏,让耶里察台和土登法王惊若天人。
- 4、借刀杀人、借客报仇、借花献佛、借箸代筹……这些被收入辞书的古代典故,每一条都记载着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
- 5、吴熊光大人筹建虎门炮台时亦曾为军费所苦,草民曾借箸代筹,出过一回馊主意,说不得今日重作一回冯妇了。
- 6、天心子道长借箸代筹,给熊储勾勒了一幅战略远景图,然后就飘然下山而去。
字义分解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10
- 繁体藉
- 五笔WAJG
(1)(动)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借进:向图书馆~书|跟人~钱。
(2)(动)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给别人使用;借出:~书给他|~钱给人。
(3)(动)假托:~故|~端。
(4)(动)凭借:~手(假手)。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5
- 繁体代
- 五笔WAY
- 五行火
(1)(动)代替、代理:~办。
(2)(名)时代:古~。
(3)(名)辈次:老一~。
(4)(名)历史的分期:汉~。
与借箸代筹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