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刑的词语
- 176、刑罪:触犯刑法之罪。
- 177、刑杖:刑具,行刑用的棍棒。
- 178、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
- 179、刑讁: 刑罚
- 180、刑事责任: 依照刑事法律规定,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 181、刑德:刑罚与教化;刑罚与恩赏。 古人以刑为阴克,以德为阳生,附会五行生克之说。
- 182、刑辟:刑法;刑律。
- 183、刑事: 刑事xíng shì 1. 有关刑法的。 例 在刑事调查中,任何违犯法规的标记已被消除。 英 penal; criminal; 2. 应受刑罚、处罚或惩罚的。 例 刑事罪。
- 184、刑余: 1.受过肉刑;判过刑。 2.指受过肉刑的人。 3.指阉人。即受过宫刑的人。 4.南朝宋颜延之骂和尚慧琳为刑馀。古代有髡刑,而和尚必须剃光头,故称为"刑余"。
- 185、刑人:加刑于人。 受刑之人。古代多以刑人充服劳役的奴隶。特指宦官。
- 186、刑法:[ xíng fǎ ] :(名)规定什么是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应受到什么惩罚的各种法律。 [ xíng fa ] :对犯人的体罚:动了~。
- 187、刑不上大夫: 1.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是宗法等级制在法律上的反映。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执缚系引,不使人颈盩,不捽抑",处死刑不"于市",而"于朝"。
- 188、刑天:神话人物。
- 189、刑冲:星相术语。指地支中相妨害的两类情况。
- 190、刑克:指命运中不吉、不宜而相害、相克之处。
- 191、刑伤:杀伤。 受刑后的创伤。
- 192、刑名师爷:古代官署中负责处理刑事判牍的幕友。
- 193、刑名: 刑名xíngmíng (1) 古时指刑律 例 刑名之学 英 law (esp. criminal law) (2) 刑罚的名称,如死刑、徒刑等 英 name of penalty (3) 清代主管刑事的(幕僚) 例 刑名师爷 英 judicial (assistant)
- 194、刑械:谓用刑具械系。
- 195、亵刑:谓轻率用刑。
- 196、象刑: 1.相传上古无肉刑,仅用与众不同的服饰加之犯人以示辱,谓之象刑。
- 197、祥刑: 1.同"详刑"。 2.谓善用刑罚。
- 198、刑宪: 1.刑法。 2.刑罚。
- 199、陷刑:谓犯罪。
- 200、刑仵:犹仵作。旧时官署中检验死伤的吏役。
- 拼音xíng
- 注音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刑
- 五笔GAJH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同本义利用刑人。——《易·蒙》。注:“兑折为刑。”刑人之父子也。——《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杀戮之谓刑。——《韩非子·二柄》阴为刑。——《易·本命》阴将始刑。——《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刑马作誓。——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2) 又如:刑牛(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刑牲(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3) 惩罚刑其长吏。——《史记·陈涉世家》五人之当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彼于刑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从而刑之。——《孟子·梁惠王上》(4) 又如:刑吏(行刑的吏卒);刑民(受刑之民);刑臣(古时指受过宫刑的阉人。即后来的宦官,太监)(5) 征讨 。如:刑殄(征讨消灭)名词以五刑纠万民。——《周礼·大司寇》刑者,恶之末也。——《管子·心术》五刑者,五常之鞭策也。——《白虎通》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说苑·政理》严断刑罚。——《左传·昭公六年》。疏:“对文则加罪为刑,收赎为罚。散则刑罚通也。”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怒而滥用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因摸地上刑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1) 又如:死刑;徒刑;刑均(受到同样的刑罚);刑劫(滥用刑罚。刑,刑罚;劫,挟持);刑杖(刑具,行刑用的棍棒)(2) 通“形”。形容,形体死生因天地之刑。——《国语·越语》夫諒彊之国,必先争谋、争刑、争权。——《管子·霸言》凡乱者刑名不当也。——《吕氏春秋·正名》(3) 通“型”。法式,典范,榜样刑于寡妻。——《孟子·梁惠王上》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诗·周颂·我将》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管子·侈靡》(4) 星相术语 。如:刑克(刑妨,刑蹇。谓三刑,五行相克);刑害(三刑六害的合称);刑冲(指地支中相妨害的两类情况)(5) 刑具 。如:动刑;上刑;大刑(6) 姓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