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力的词语

  • 276、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词语解释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lù yáo zhī mǎ lì,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 ]⒈  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引证解释⒈  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引宋 陈元靓 《事林广记·结交警语》:“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毛泽东 《论持久战》九五:“游击战争没有正规战争那样迅速的成效和显赫的名声,但是‘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游击战争将表现其很大的威力,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业。”周恩来 《在缅甸总理吴努举行的国宴上的讲话》:“中国 的成语说:‘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我们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亦作“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云端看厮杀,毕竟孰输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浩然 《艳阳天》第二章:“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当 东山坞 的集体事业在前进的路途上碰上灾难的时刻,一心奔社会主义的人们相信了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 萧长春。”国语辞典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lù yáo zhī mǎ lì 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 ]⒈  (谚语)​比喻人心的善恶,须经时间的考验才能得知。也作「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例如:「虽然大家都误会他,他却坚信『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的道理,相信时间总会还他清白的!」
  • 27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词语解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⒈  见“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引证解释⒈  见“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国语辞典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lù yáo zhī mǎ lì 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⒈  (谚语)​比喻人心的善恶,须经时间的考验才能得知。元·无名氏也作「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引《争报恩·第一折》:「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封神演义·第二〇回》:「臣暗使心腹,探听真实,方知昌是忠耿之人。正是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278、利力:指金钱与武力。
  • 279、离心力: 离心力líxīnlì (1) 一个沿曲线运动的质点反作用于约束它运动的物体上的力,也就是由于惯性原因迫使该质点作离开曲率中心运动的力,此力的方向是沿曲率半径指向外(如在弯曲的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会向路的外侧边缘滑去) 英 centrifugal force (2) 离心倾向或离心作用 英 centrifugence
  • 280、力避:尽力避免:力避被动 ㄧ力避事故发生。
  • 281、力本:谓致力于农业生产。古代以农为本,故称。
  • 282、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liàngzǐ lìxué (1) 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研究微观粒子(如电子、原子、分子等)运动规律及其性质的理论 英 quantum mechanics
  • 283、论力: 1.凭借勇力。
  • 284、流体力学: 是力学的一门分支,是研究流体(包含气体、液体及等离子体)现象以及相关力学行为的科学。
  • 285、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词语解释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論動體的電動力學)[ lùn dòng tǐ de diàn dòng lì xué ]⒈  论文名。爱因斯坦著。发表于1905年德国《物理学纪事》第4系列,第17卷上。由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出发,提出时间、空间相对性的崭新概念,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和相对论运动方程。牛顿力学只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下的近似。
  • 28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词语解释⒈  邓小平的一个科学论断。1988年9月,他在会见外宾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指导意义。
  • 287、苦心极力:费尽心机,使出了全部力量。
  • 288、苦学力文:力:务。刻苦学习,努力著文
  • 289、计穷力屈: 计穷力屈jìqióng-lìqū (1) 计谋穷尽,力量耗竭。形容穷途末路、气数将尽 例 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王。——元帝《驰檄告四方》 英 be at the end of one’s wit and strength;come to the end of one's tether
  • 290、静力学:静力学(statics)是理论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质点系受力作用时的平衡规律。
  • 291、尽力而为: 尽力而为jìnlì’érwéi (1) 尽自己的最大力量 例 他尽力而为,不计成败 英 do the best one could
  • 292、角力中原:比喻以武力争雄天下。
  • 293、精力过人:精力旺盛,超过一般人。
  • 294、好力宝: 又名“好来宝”。蒙古族的一种曲艺。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原为民间歌手自拉自唱、自问自答,现在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用时夹有快板节奏的说白,用四胡或马头琴伴奏。
  • 295、经典力学:又称“牛顿力学”。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力学体系。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远小于光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高速(与光速可比拟)运动问题。
  • 296、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词语解释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jú gōng jìn lì,sǐ ér hòu yǐ ]⒈  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引证解释⒈  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引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宋 叶适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呜呼!岂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乎!”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后多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二相争朝》:“我老臣不能为玉烛于光天,岂忍见铜驼于荆棘,明日奏过圣上,亲总六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必再议。”《水浒传》第九一回:“宋江、卢俊义 叩头奏道:‘臣等蒙圣恩委任,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 中国 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297、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二虎之力jiǔ niú ér hǔ zhī lì (1) 九头牛与两只虎的力气的相加。比喻其力大不可当 英 strength of nine bulls and two tigers,mighty force
  • 298、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词语解释⒈  君子从事脑力劳动,小人从事体力劳动。这是剥削阶级轻视体力劳动的观点。
  • 299、核动力船: 词语解释⒈  以核能为推进装置动力源的船。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巨大热能,加热蒸汽或惰性气体,驱动汽轮机工作以推进船舶。可长期持续航行而不需经常添加燃料,但造价昂贵、管理复杂,目前多为大型军舰和潜艇。
  • 300、斗智斗力:斗;争斗;智:智慧,聪明;力:气力。用智谋来争胜负,凭力气分胜负
  • 拼音
  • 注音ㄌㄧ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LTN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2) 同本义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3) 又如:四肢无力;力人(力气很大的人);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力软筋麻(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力屈(力竭);力尽(力气用尽);力竭(力气用尽)(4) 力量战疾力。——《汉书·灌婴传》。注:“强力也。”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韩愈《题木居士》盛夏力作。——宋· 苏轼《教战守》(5) 又如:力劣(力量薄弱);力薄(力量薄弱)(6) 能力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史记·淮阴侯列传》(7) 又如:理解力;才力(才能;能力);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像等的能力);力用(能力和作用);力怯(力小胆怯)(8) 威力;权势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9) 又如: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暴力(强制力;武力);力征(以武力征伐);力正(以武力征伐);力制(以权力统御、控制);力攻(以武力攻伐);力役(以武力征伐);力政(以武力为政,暴政)(10)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 。如:摩擦力;斥力;引力;合力;冲力;压力;阻力;推力;拉力(11) 劳役;仆役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12) 又如:力役(劳役);力征(力役之征)(13) 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事功曰劳,治功曰力。——《周礼》拥佑太子,颇有力焉。——《汉书》(14) 兵士率见力决战。——《宋书·谢诲传》(15) 姓动词(1) 勤;致力,努力;从事于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诗·大雅·烝民》力周公正先天下。——《汉书·王莽传》。注:“勉力也。”郡中莫不耕稼力田。——《汉书·召信臣传》(2) 又如:力农(从事于农业);力田(致力耕种);力耕(努力耕作);力碌碌(匆忙的样子)(3) 役使视贱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宋·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4) 又如:力役(强制老百姓从事的一种无偿劳动,是徭役的一种;服役;干体力活);力伐(力攻顽敌;力攻智取);极力指摘、驳斥副词(1) 尽力,竭力楼船力攻烧敌。——《汉书·南粤王传》游子常贫苦,力子天所富。——《后汉书·樊晔传》力请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力主变法。——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力摧豪强。——清· 张廷玉《明史》力叮不释。——《聊斋志异·促织》(2) 又如:力正(尽力匡正);力子(勤勉力行的人);力田(致力农耕);力疾(尽力支撑着病体);力战(全力作战);力邓(勉强,奋力);力力碌碌(勤敏的样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