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啮的词语

  • 51、啮臂:咬臂出血,以示诚信和坚决。
  • 52、啮食:咬嚼。比喻折磨。
  • 53、啮杀:咬死。
  • 54、啮指: 1.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 2.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李贤注:"噬,啮也。"后用"啮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
  • 55、啮啮: 1.咬嚼。 2.引申为侵蚀。
  • 56、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 57、啮咬:啃咬。比喻折磨。
  • 58、啮毡:咬吞毡毛充饥。常用以比喻坚贞不屈。典出《汉书.苏武传》。
  • 59、啮缺: 1.缺口,锋刃破缺。 2.传说中的上古贤人。隐居不仕。 3.借指隐士。
  • 60、啮噬:1.咬嚼,比喻折磨:失子的悲痛,~着母亲的心。2.齧噬:咬食。
  • 61、啮臂为盟:谓咬臂出血,发誓定盟,以示坚决。揆郑《哀政闻社员》:“杨度初时,倡言排满,与黄兴、刘揆一囓血为盟,图为刺客,将赫然革命之健者。”
  • 62、啮臂之盟: 啮臂之盟,成语,比喻男女海誓山盟,私定婚事。
  • 63、啮血为盟:指咬臂出血,发誓定盟,以示坚决。
  • 64、啮臂盟:男女相爱订立的婚约。
  • 65、穷鼠啮貍:啮:咬;狸:狸猫。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
  • 66、啮棃:咬梨子。古代劝谕部属同心同德的一种方式。表示内部离异,则国力如梨之脆弱,易为敌人所乘。《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二年》:“冬,十月, 柳 据 蒲阪 , 双 据 上邽 , 廋 据 陕城 , 武 据 安定 ,皆举兵反。 坚 遣使諭之曰:‘吾待卿等,思亦至矣,何苦而反!今止不徵,卿宜罢兵,各定其位,一切如故。’各啮棃以为信。皆不从。” 胡三省 注:“棃肉脆而啮之易入,以喻亲戚离叛,则国力脆弱,将为敌人所乘,故啮棃付使者,赐 柳 等以为信也。”
  • 67、啮梨:咬梨子。古代劝谕部属同心同德的一种方式。表示内部离异,则国力如梨之脆弱,易为敌人所乘。
  • 68、穷鼠啮狸:逼得走投无路的老鼠也会咬猫。喻人被迫过甚﹐虽力不敌﹐亦必反抗。
  • 69、啮啃:1.比喻折磨。 2.啃。
  • 70、啃啮: 啃啮kěnniè (1) 啃 例 马蜂啃啮花叶 英 gnaw;nibble (2) 比喻折磨 例 这巨大的悲痛在啃啮着她的心 英 bite
  • 71、攫啮:犹攫噬。
  • 72、啮龁:咬。
  • 73、龁啮:咬毁。 咀嚼辨味。大嚼吞食。
  • 74、涨啮城郭:指洪水上涨,冲击城墙。
  • 75、啮肥:吃肥美的肉。
  • 拼音niè
  • 注音ㄋㄧㄝ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KHWB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口,从齿。表示咬。本字从齿,(qì)声。本义:用嘴咬)(2) 同本义囓,噬也。——《说文》。字亦作啮。鸟曰啄,兽曰囓。武卧啮雪。——《汉书·李广苏建传》众蛇竞来,啮索且断。——《后汉书·费长房传》勚感涕,因啮指流血。——《新唐书·李勚传》以啮人,无御之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3) 又如:啮指(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啮咬(啃咬。比喻折磨);啮啃(啃咬);啮齿(咬牙切齿);啮噬(咬嚼);啮心(比喻痛苦至极);啮雪吞毡(比喻为坚持气节而过艰苦的生活);啮臂(咬臂出血;以示诚信和坚决)(4) 侵蚀水皆啮石出。——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汉水啮古根。——李白《金陵白下亭留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