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声的词语
- 1、微声: 1.微小的名声。 2.细小的声音。
- 2、武声: 1.谓慷慨雄壮的声音。 2.威武的名声。 3.指周武王时的音乐。
- 3、周杰伦加盟中国好声音:1月29日,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公布了首位导师人选,新婚不久的周杰伦正式确认加盟。
- 4、中国好声音姚贝娜去世:2015年1月16日,著名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于2015年1月16日下午病逝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5、中声: 中和之声。 指五音中的商声。
- 6、一声之转: 训诂学术语。指在声母相同相类的情况下,由韵母的转变而造成的字词的孳乳、分化、通假等现象。
- 7、雪落无声: 雪花飘落,静无声息的意思。
- 8、岁月无声: 岁月无声无息地消逝。
- 9、声子: 声子shēngzǐ (1) 假设压缩波能分成的量子,并假设这些量子像光子一样具有个体的全同性和平均自由程 英 phonon
- 10、时光无声: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 11、文声: 1.工于为文的名声。 2.指文章与诗歌。
- 12、有声文学: 把文学作品用声音表现出来的作品形式。
- 13、干声:无音乐的纯人声
- 14、中国好声音第四季:7月17日晚,由浙江卫视打造,那英、庾澄庆、汪峰以及周杰伦坐镇的《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终于正式揭幕。四位导师别出心裁的出场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期节目播出后,一众网友纷纷调侃道:“这真的不是周杰伦歌友会请来的三位重量级嘉宾与万千粉丝一起庆祝周董喜得‘小公举’嘛?”
- 15、声音性感: 声音性感主要是用来形容女性声音甜美,具有女性特有的声线特征。
- 16、书面声明:声明是外交文件的一种,通常是有一国政府、外交部门或其代表就某一问题事件阐述本国政府立场、观点、态度或主张尔发表的正式文件或发言。两国以上的政府或领导人共同发表的声明,称为“共同声明”或“联合声明”。
- 17、着声:著名,着称。
- 18、折声: 放低声音。 梵语的发音方法之一。
- 19、子声: 1.即半律,也称半声。古乐十二律中相邻两音间的音程。 2.做声。
- 20、治声:为政有成绩而获得的声誉。
- 21、政声:官吏的政治声誉。
- 22、剑声息语: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23、女声: 声乐中的女子声部,一般分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 24、文物声明:指礼乐典章制度。语本《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
- 25、原声带: 原版录音磁带。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7
- 繁体聲
- 五笔FNR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2) 同本义声,音也。——《说文》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声依永律和声。——《虞书》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3) 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形容人语音响亮,有如大钟的声音);声振林木(形容歌声的高亢清远,足以使林木摇动);声动梁尘(形容歌声洪亮动人)(4) 音乐;诗歌不大声以色。——《诗·大雅·皇矣》赵王窃闻 秦王善为 秦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声音不足听于耳与?——《孟子·梁惠王下》(5) 又如:声色货利(音乐、女色、货物、财利。泛指旧时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物质享受);声诗(乐歌);声尘(音乐)。又专指古代指挥作战的钲、铙、鼓等乐器的声音变非声章,弗能移也。——《国语》(6) 声望,声名(名声)文王有声。——《诗·大雅·文王有声》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臣闻古人有辞天下而无恨色者,臣闻其声,于王而见其实。——《吕氏春秋·过理》(7) 又如:声气(名声;名气);声名煊赫(名声显赫);声芳(美好的声名);声施(名声流传);声烈(显赫的名望);声名人(有名望的人);声位(声望与地位)(8) 口信;消息;传说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汉书·赵广汉传》(9) 又如:声传(传闻之事);声论(犹舆论);声闻(音讯,讯息)(10) 声威;声势声威天下。——《战国策·齐策》。注:“势也。”(11) 又如:声教(声威与教化);声焰(声势气焰);声振寰宇(名声威势振动天下。形容声威极盛);声乡(犹声势);声张势厉(声势煊赫);声势重灼(声威气势逼人);声势赫奕(声威气势盛大显赫);声势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12) 汉字的声调 。如:声病(诗、词、曲的声调、平仄,不合于规定的律则、标准);声颡(腔调);声律(诗赋文章的声韵与格律);声比(音调相谐);声文(泛指音调);声曲(音声曲调);声度(犹声调);声客(犹言声调)(13) 言语,口音与人罕言,语类楚声。—— 明· 魏禧《大铁椎传》(14) 又如:声嗽(言语)(15) 指汉字的声母。汉字字音的一部分,指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音 。如:声旁(分析汉字形体的术语。指形声字结构中表示读音的部分,与形旁相对而言);声纽(音韵学术语。即声母。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声符(即声旁)动词(1) 发声 。如:不声不响;声张(作声;张扬);声哄(哄闹);声咳(咳嗽声);声唤(呻吟,因痛苦而叫喊);声屈(喊冤)(2) 声称,宣扬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3) 又如:声云(犹声言);声兵(宣布出兵);声述(声明陈述);声叙(明白陈述)(4) 吟咏;乐歌 。如:声伎(指歌舞等技艺)(5) 听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清· 谭嗣同《仁学》量词(1) 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 又如:几声抽泣;几声鸟鸣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