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大的词语
- 3651、大波: 长篇小说。李b171人作。1937年发表。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作品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
- 3652、大饽饽:方言。一种面制点心。
- 3653、大帛: 1.古白布冠。 2.粗丝织成的厚帛。 3.指古代行聘问之礼时使者所用的旃。即纯赤色曲柄旗。
- 3654、大众传播:由专业人员透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对广大而无法预知的大众,传递消息、知识的过程。
- 3655、地大物博: 地大物博dìdà-wùbó (1) 指国家领土辽阔,资源丰富 例 地大物博,蘖牙其间。——唐·韩愈《平淮西碑》 例 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英 (a country) vast in territory and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 3656、博洛尼亚大学: 意大利的国立大学。欧洲历史悠久的大学之一。12世纪创建于博洛尼亚。初为法律学校,1158年改现名。设有法学、政治、经济及商业、文学及哲学、教育、医学、数学、物理科学及自然科学、工业化学、药、工、农、兽医等学院。
- 3657、博大: 博大bódà (1) 宽广;区域广阔 英 broad;wide (2) 知识、学识等具有广度的 例 他的学问博大而精深 英 extensive
- 3658、勃然大怒:勃然:因生气或发怒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间愤怒之极。
- 3659、大骨節病:地方病﹐症状是关节粗大﹐疼痛﹐肌肉萎缩﹐手指不能弯曲等。多见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叫柳拐子病。
- 3660、大脖子病: 大脖子病dàbózibìng (1) 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病 英 enlargement of the thyroid gland
- 3661、病措大: 1.衰弱的书生。
- 3662、一秉大公: 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亦作:一秉至公
- 3663、大柄:谓礼为人君持以治国之本。后以“大柄”喻握以治事的大权。《礼记·礼运》:“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别仁义。”郑玄 注:“柄,所操以治事。”
- 3664、大饼: 大饼dàbǐng (1) 用面粉烙制的大张的饼 英 a kind of large flatbread (2) 〈方〉烧饼 英 sesame seed cake
- 3665、大厮并:大争斗﹐大吵闹。
- 3666、大陆冰川: 又称“冰被”、“大陆冰盖”。表面大致平缓、中部略厚,呈盾形,规模比山岳冰川大。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棱兰岛。南极大陆几乎全部为大陆冰川覆盖,格棱兰岛约90%为大陆冰川覆盖。
- 3667、大丙:传说仙人名。
- 3668、乡饮大宾:即乡饮宾。
- 3669、大宾:周王朝对来朝觐的要服以内的诸侯的尊称。 泛指国宾。 古乡饮礼﹐推举年高德劭者一人为宾﹐也称'大宾'。
- 3670、杜宾根大学:杜宾根大学(德Eberhard Karls Universität in Tübingen;英University of Tübingen),亦译“图宾根大学”。
- 3671、菲律宾大学: 菲律宾的国立大学。1908年创建于奎松城。设有文理、商业、教育、工程、建筑、美术、法学、公共管理、农业、森林、医学等学院。
- 3672、大别: 1.长别。 2.大略﹐大致。 3.从大类上区分。 4.山名。
- 3673、大别名: 《荀子》中的逻辑术语。指反映普遍性较低的类的概念。
- 3674、大别山: 大别山Dàbié Shān (1) 湖北、安徽、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为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主峰1729米。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 英 Dabie Mountains
- 3675、大别山脉: 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岭。从西北向东南斜贯湖北和河南、安徽交界处。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西北支脉有风景名山鸡公山。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大
- 五笔DDDD
基本释义
dà名词(1) 见“大夫”、“大王”(2) 用同“代”。世代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3) 另见dàdài形容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大,小大也。——《广韵》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6) 重要,重大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8) 德高望重的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利见大人。——《易·乾》(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10) 超过一般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11) 学识渊博的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12) 规模大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14) 性质严重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副词(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3) 很,太,非常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名词(1) 大人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2) 大小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5) 姓动词(1) 长大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2) 超过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3) 另见dàitài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