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宋的词语

  • 26、宋扬:汉灵帝中平元年,枹罕宋建割据自立,建元置百官,自号'河首平汉王'。
  • 27、宋末:宋朝末了之时。
  • 28、宋城:宋城(Song Cheng)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之江路号,杭州之江旅游度假区内, 年 月 日开业,是杭州市第一个大型人造主题公园。
  • 29、宋襄之仁:指对敌人讲仁慈的可笑行为。
  • 30、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 31、宋国公主:宋国公主,唐玄宗 李隆基女,母不详。
  • 32、宋太祖: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涿州(治今河北涿州)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执掌兵权。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都东京(河南开封)。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并加强对北方契丹的防御。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派文臣带京官衔到各州去做长官,遣使臣分掌地方财政以加强中央集权。设副相(参知政事),由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以分散宰相权力。选精壮地方兵为中央禁军,以削弱地方兵力。立更戍法,使兵将不相知,以防将领拥兵自重,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 33、宋太宗:宋太宗(939-997)即“赵炅”。北宋皇帝。原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炅。太祖弟。继位后兼并吴越,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在对辽的两次战争中遭大败。政治上继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禁止节度使补亲吏为镇将,收节度使所领支郡由朝廷直辖。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吏考查与选拔,又大量增加进士科名额,编修《太平御览》等书,加强“重文”风气。
  • 34、宋高宗:宋高宗(1107-1187)即“赵构”。南宋皇帝。初封康王。徽、钦二宗被金兵掳走后,于1127年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在位期间,重用主张求和的宰相秦桧,杀害抗金名将岳飞,将秦岭、淮河以北土地割弃给金,并向金称臣纳贡。后传位于孝宗。
  • 35、宋应星:宋应星(1587-?)明代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人。1615年考中举人。曾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福建汀州府推官、南京亳州知州。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人为万物之灵”,人能开发利用自然,创造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财富。整理和总结工农业生产经验,以其亲身见闻和实践作主要依据,撰写了《天工开物》。还著有《野议》、《论气》、《谈天》等。
  • 36、宋子文:宋子文(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海南文昌人。
  • 37、宋之问: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代诗人。
  • 38、宋江起义:宋江起义是北宋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
  • 39、宋良臣
  • 40、宋代文: 宋代的散文和骈文,都有显著的成就和重要的特色。
  • 41、宋智孝分手:7月10日,据相关媒体报道,韩国人气女星宋智孝所在的经纪公司C-Jes娱乐发表声明,称宋智孝与交往多年的白昌洙在两年前已分手。此外,宋智孝与公司签署的4年合约也已结束,而在她找到新公司之前,仍会协助其演艺工作。此声明已经曝光,便引发一众粉丝热议。
  • 42、宋文:宋代的文章。散文以宋代为盛,大家辈出,优秀作品甚多。其特点是明白晓畅,平易近人,对后世影响甚大。
  • 43、宋之的: (1914-1956)剧作家。河北丰润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后参加左翼戏剧运动。曾被捕入狱。1946年进入解放区。建国后曾任《解放军文艺》主编。剧作有《雾重庆》、《群猴》、《保卫和平》等。
  • 44、宋刻:指宋代刻印的书籍。
  • 45、宋方:明代文学家宋濂和方孝孺的并称。
  • 46、宋学:主要指宋儒理学,同汉学相对。汉学专重训诂,宋学以义理为主,亦称理学。《宋史》为周敦颐﹑程颐﹑朱熹等人特立道学传,故又称道学。后来元﹑明﹑清的理学也称宋学。宋学以"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以三纲五常为核心,虽标榜孔孟之道,但亦参以佛﹑道之说。其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等。
  • 47、宋襄公:(?-前637)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名兹父。齐桓公死后,与楚国争霸,曾被楚国拘押。公元前638年伐郑,与救郑的楚兵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面对强大的楚兵,他愚守“仁义”,等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
  • 48、宋人:指周代宋国人。宋人为殷商后代,受到周人的歧视,被讥为'蠢殷'﹑'顽民'。因此,在先秦旧籍中,宋人常被作为'蠢人'的代称。
  • 49、宋株:据《韩非子.五蠹》载,宋人有耕者偶于田中得触株而死之兔,乃蠢蠢然守株待兔,兔终不可复得而徒为宋人笑。后以"宋株"为安时顺命﹑消极等待之典。
  • 50、宋景诗: (1824-1871)清末黑旗军首领。山东堂邑(今属聊城)人。曾参加农民抗粮斗争。捻军入山东时,参加白莲教起义,领黑旗军。后降清,参与攻击捻军和回民军。1863年在山东重举义旗,抗击清军。后被捕遇害。
  • 拼音sòng
  • 注音ㄙㄨ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SU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会意。从宀(mián),从木。表示房屋周围有树木。本义:定居) 同本义宋,居也。——《说文》。段玉裁注:“此义未见经传,名子者不以国,而 鲁定公名 宋,则必取其本义也。”郑公子宋字 子公。——《左传·宣公四年》名词(1) 周代诸侯国名桓帝时,有黄星见于 楚、 宋之分。——《三国演义》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2) 子姓。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王纣子武庚于商旧都(今河南商丘)。成王时,武庚叛乱,被杀,又以其地与纣的庶兄微子启,号宋公,为宋国。战国初年曾迁都彭城(今徐州)。公元前286年为齐所灭。辖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山东、江苏、安徽之间(3) 中国朝代名 。公元960年赵匡胤(宋太祖)代后周称帝。国号宋,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亡。次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两宋共历十八帝,统治三百二十年(嗣同)与 杨锐、 林旭、 刘光第同参预新,时号为“军机四卿”。参预新政者,犹 唐、 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4) 又如:宋儒(指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一班宋朝理学家)(5) 中国朝代名 。南朝之一。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国号宋,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公元479年为南齐所代。共历八帝,六十年。如:宋本(宋代刊刻的书籍);宋头巾(指迂腐的道学家;腐儒)(6) 主观响度单位 ,1宋等于强度为听者听阈上40分贝的1000赫纯音的响度(7)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