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寺的词语

  • 76、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之北高峰下。晋咸和元年印度僧人慧理创建﹐慧理以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之所隐",因建寺名"灵隐"。唐会昌年间曾毁﹐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命高僧王延寿主持扩建﹐规模宏大﹐盛极一时。元至正十九年毁于兵事。后历经明清六次毁﹑建﹐清康熙时曾改名云林寺﹐现存大殿是清代遗物。解放后又经两次大修。该寺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前有飞来峰﹑冷泉亭等胜景﹐为西湖游览胜地。
  • 77、礼拜寺: 即清真寺。详“清真寺 ”。
  • 78、开元寺: 1.寺名。在福建省泉州市,始建于唐垂拱二年。 2.寺名。唐玄宗开元年间,令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即以年号为名。著名的有陕西凤翔开元寺,寺内有吴道子﹑王维画。
  • 79、九寺: 指九卿的官署。
  • 80、金山寺: 1.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金山上。东晋时创建。为国内佛教禅宗名寺。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金山寺即指此。
  • 81、黄门北寺: “黄门北寺狱 ”的省称。
  • 82、寒寺:寒天的寺院;寂寥冷落的寺院。
  • 83、官寺: 1.官署;衙门。 2.官家建的寺庙。
  • 84、宫寺:皇宫和官署。
  • 85、番寺: 1.喇嘛教的寺庙。
  • 86、法隆寺: 日本现存最古的完整木结构建筑。在奈良县。建于公元607年。由东西两院组成。西院由金堂(佛殿)、五重塔、大讲堂和钟楼等组成;东院由观音殿、回廊、舍利殿、绘殿和传法堂等组成。其布局、结构、形式受中国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影响。
  • 87、法源寺: 著名古刹之一。在今北京市·宣武区。创建于唐·贞观十九年,时名悯忠寺。
  • 88、法寺:大理寺的别称。泛指掌管刑狱的官署。
  • 89、都寺: 1.太常寺的别称。 2.寺院中统管总务的执事僧。
  • 90、东寺: 1.古代东宫官署率更寺的别称。掌宗族﹑礼乐﹑刑罚及漏刻。
  • 91、大昭寺: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
  • 92、朝寺: 1.朝廷的官署。
  • 93、禅寺:佛寺。
  • 94、刹寺:佛寺。
  • 95、佛寺: 佛寺fósì (1) 佛门的寺院 英 temples of Buddism
  • 96、百塔寺: 1.寺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 97、百寺:各官署。
  • 98、许明寺镇:许明寺镇位于长江北岸,与垫江、忠县接壤,距县城64公里,有丰都“北大门”之称,是丰都目前踞重庆最近的乡镇。
  • 99、南安寺塔: 南安寺塔位于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城南门内西侧,始建于北魏,后存为辽代重建物。
  • 100、金陵寺岗: 因此处古建有金陵寺而得名。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F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小篆字形,从寸,之声。寸,与法度有关。本义:古代官署的名称。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如:大理寺(职掌审核刑狱案件))(2) 同本义寺,廷也,有法度者也。——《说文》寺,治也,官舍也。——《一切经音义》寺,官舍也。——《三苍 》寺,官也。——《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令骑奴还至寺门。——《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城郭官寺。——《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列寺七里。——左思《吴都赋》(3) 又如:寺正(大理寺正卿的略称);寺舍(官舍。官署办公的房子;佛教僧侣的房舍);寺库(古时寺观里设的当铺);寺省(古时中央行政机构“省”和“寺”的合称);寺曹(九卿官署);寺署(官署);寺卿(九寺大卿的简称);寺棘(大理寺的别称);寺丞(官署中的佐吏)(4) 佛教的庙宇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 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 白马寺。——《广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5) 又如:寺宇(寺院);寺刹(寺和塔);寺主(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寺庵(僧和尼所居的寺庙);寺寝(祠庙的后殿)(6) 某些宗教供礼拜、讲经的处所 。如:礼拜寺;摩尼寺;特指伊斯兰教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7) 奄人,内监。古代皇宫内供使令的小臣未见君子,寺人之令。——《诗·秦风·车邻》匪教匪诲,时维妇寺。——《诗·大雅·瞻卬》齐寺人 貂。——《左传·僖公二年》阍,门者也,寺人也。——《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8) 又如:寺人(太监,古代宫内供使的小臣,东汉后专指宦官)(9)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