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射的词语
- 426、簇射: 簇射cùshè (1) 像阵雨般地倾注在某物上 英 shower
- 427、丛射:乱箭集射。
- 428、发射窗口:又称“发射时机”。允许发射宇宙飞行器的时间范围。根据外界条件和宇航任务确定。
- 429、射穿七札:箭艺精湛,弓力过人。
- 430、羿氏舛射:有才华的人也会有失误。
- 431、触射: 1.犹触击。
- 432、射鸱都将:北魏拓跋干的美称。
- 433、饬射:谓修礼而射。
- 434、驰射: 1.骑马射箭。 2.追逐射猎。
- 435、骋射:犹骑射。
- 436、有效射程: 武器射击时能较准确地命中目标的距离。
- 437、放射性微尘: 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尘埃。由放射性物质沾附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而形成。在各种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处理、核反应堆的运行和核爆炸等过程中最易产生。
- 438、射潮:相传吴越王钱镠射潮筑塘的故事。 东汉马援亦有射潮故事﹐见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射潮》及所引清屈大均《射潮歌》。
- 439、纪昌学射: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 440、射策:汉代考试取士方法之一。 泛指应试。
- 441、博射:我国古代一种游戏性的习射方式。
- 442、放射病:病,由各种放射线(如原子弹或氢弹爆炸时放出的射线)破坏人体组织而引起。症状是体温增高,恶心,皮肤和黏膜出血,毛发脱落,白细胞减少等。
- 443、丙种射线: 丙种射线bǐngzhǒng shèxiàn (1) 镭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的射线。也叫“伽马射线”。通常写作γ射线 英 gamma ray
- 444、宾射:古射礼之一。周天子与故旧朋友行燕饮之礼,而后与之射。
- 445、卞射:徒手搏斗与射箭,是古时的一种武术表演。
- 446、逼射: 1.指光线逼近而直接照射。 2.指视线直盯。
- 447、迸射: 迸射bèngshè (1) 四散喷射 例 易燃易爆物品在火海中迸射 英 burst out
- 448、射鞴: 1.亦作"射鞲"。 2.射箭用的皮制臂套。
- 449、贝塔射线:乙种射线。也作β射线。
- 450、暗射: 乘对方不备而射。 犹影射。
- 拼音shè
- 注音ㄕㄜˋ,ㄧㄝˋ,ㄧˋ
- 笔划10
- 繁体射
- 五笔TMDF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shè动词(1)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2) 同本义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说文》三曰五射。——《周礼·保氏》射者,男子之事也。——《礼记·射义》以射策甲科为郎。——《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射声校尉。——《后汉书·光武纪》常能为汉伏弩射之。——《汉书·李广苏建传》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邵长蘅《青门剩稿》(3) 又如:射鹄(射箭的靶子);射日(古代神话。传说尧时有十二日并出,庄稼尽被晒枯,后羿射落九日,为民除了害);射牛(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天地、宗庙,必亲自射牛以示隆重);射利(比喻急于追求财利如射矢之速)(4) 用推力、压力或弹力送出连放火箭,直射北门外方圆两炮台。——《三元里抗英》(5) 又如:射门;射弹;射击;射工(传说中能含沙射影的毒虫);喷射;注射(6) 猜度是何鸟也?王射之。——《吕氏春秋·重言》(7) 又如:射虎(猜灯谜。灯谜,又如灯虎、文虎);射覆(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8) 打赌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汉· 枚乘《七发》(9) 谋求,逐取江淮豪贾射利。——《新唐书·食货志》(10) 又如:射利(谋取财礼)(11) 照射,放射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内。——《阎典史传》(12) 循着,顺着夜非深林荟丛,不能藏蔽,无闻儿啼,即射声而至。——清· 黄宗羲《金孺人墓志铭》(13) 瞬间地斜视又冷冷地射了屠维岳一眼。—— 茅盾《子夜》(14) 拦阻谋为石岸,以射水势。——明· 张居正《方氏建水榭铭》(15) 嘲弄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鲁迅《三闲集》(16) 指投壶 。把箭投向壶里,按投中次数多少决定胜负。输了罚酒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名词(1) 放箭的人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2) 射法。古代六艺之一。有关弓箭制作规范和使用技能的训练 。如:射人(古官名。掌射法以习射仪);射人师(射人之长);射雀(谓射术高超)(3) 乡射礼 。如:射宫(天子行大射礼之处,亦为考试贡士之所);射乡(指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古代乡饮酒礼之后举行乡射礼);射饮(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射器(射礼所用的器物)(4) 圭璋上端锐出部分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周礼·考工记》(5) 姓|yè动词(1)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2) 同本义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说文》三曰五射。——《周礼·保氏》射者,男子之事也。——《礼记·射义》以射策甲科为郎。——《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射声校尉。——《后汉书·光武纪》常能为汉伏弩射之。——《汉书·李广苏建传》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邵长蘅《青门剩稿》(3) 又如:射鹄(射箭的靶子);射日(古代神话。传说尧时有十二日并出,庄稼尽被晒枯,后羿射落九日,为民除了害);射牛(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天地、宗庙,必亲自射牛以示隆重);射利(比喻急于追求财利如射矢之速)(4) 用推力、压力或弹力送出连放火箭,直射北门外方圆两炮台。——《三元里抗英》(5) 又如:射门;射弹;射击;射工(传说中能含沙射影的毒虫);喷射;注射(6) 猜度是何鸟也?王射之。——《吕氏春秋·重言》(7) 又如:射虎(猜灯谜。灯谜,又如灯虎、文虎);射覆(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8) 打赌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汉· 枚乘《七发》(9) 谋求,逐取江淮豪贾射利。——《新唐书·食货志》(10) 又如:射利(谋取财礼)(11) 照射,放射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内。——《阎典史传》(12) 循着,顺着夜非深林荟丛,不能藏蔽,无闻儿啼,即射声而至。——清· 黄宗羲《金孺人墓志铭》(13) 瞬间地斜视又冷冷地射了屠维岳一眼。—— 茅盾《子夜》(14) 拦阻谋为石岸,以射水势。——明· 张居正《方氏建水榭铭》(15) 嘲弄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鲁迅《三闲集》(16) 指投壶 。把箭投向壶里,按投中次数多少决定胜负。输了罚酒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名词(1) 放箭的人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2) 射法。古代六艺之一。有关弓箭制作规范和使用技能的训练 。如:射人(古官名。掌射法以习射仪);射人师(射人之长);射雀(谓射术高超)(3) 乡射礼 。如:射宫(天子行大射礼之处,亦为考试贡士之所);射乡(指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古代乡饮酒礼之后举行乡射礼);射饮(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射器(射礼所用的器物)(4) 圭璋上端锐出部分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周礼·考工记》(5) 姓|yì动词(1)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2) 同本义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说文》三曰五射。——《周礼·保氏》射者,男子之事也。——《礼记·射义》以射策甲科为郎。——《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射声校尉。——《后汉书·光武纪》常能为汉伏弩射之。——《汉书·李广苏建传》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邵长蘅《青门剩稿》(3) 又如:射鹄(射箭的靶子);射日(古代神话。传说尧时有十二日并出,庄稼尽被晒枯,后羿射落九日,为民除了害);射牛(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天地、宗庙,必亲自射牛以示隆重);射利(比喻急于追求财利如射矢之速)(4) 用推力、压力或弹力送出连放火箭,直射北门外方圆两炮台。——《三元里抗英》(5) 又如:射门;射弹;射击;射工(传说中能含沙射影的毒虫);喷射;注射(6) 猜度是何鸟也?王射之。——《吕氏春秋·重言》(7) 又如:射虎(猜灯谜。灯谜,又如灯虎、文虎);射覆(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8) 打赌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汉· 枚乘《七发》(9) 谋求,逐取江淮豪贾射利。——《新唐书·食货志》(10) 又如:射利(谋取财礼)(11) 照射,放射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内。——《阎典史传》(12) 循着,顺着夜非深林荟丛,不能藏蔽,无闻儿啼,即射声而至。——清· 黄宗羲《金孺人墓志铭》(13) 瞬间地斜视又冷冷地射了屠维岳一眼。—— 茅盾《子夜》(14) 拦阻谋为石岸,以射水势。——明· 张居正《方氏建水榭铭》(15) 嘲弄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鲁迅《三闲集》(16) 指投壶 。把箭投向壶里,按投中次数多少决定胜负。输了罚酒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名词(1) 放箭的人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2) 射法。古代六艺之一。有关弓箭制作规范和使用技能的训练 。如:射人(古官名。掌射法以习射仪);射人师(射人之长);射雀(谓射术高超)(3) 乡射礼 。如:射宫(天子行大射礼之处,亦为考试贡士之所);射乡(指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古代乡饮酒礼之后举行乡射礼);射饮(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射器(射礼所用的器物)(4) 圭璋上端锐出部分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周礼·考工记》(5) 姓|动词(1)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2) 同本义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说文》三曰五射。——《周礼·保氏》射者,男子之事也。——《礼记·射义》以射策甲科为郎。——《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射声校尉。——《后汉书·光武纪》常能为汉伏弩射之。——《汉书·李广苏建传》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邵长蘅《青门剩稿》(3) 又如:射鹄(射箭的靶子);射日(古代神话。传说尧时有十二日并出,庄稼尽被晒枯,后羿射落九日,为民除了害);射牛(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天地、宗庙,必亲自射牛以示隆重);射利(比喻急于追求财利如射矢之速)(4) 用推力、压力或弹力送出连放火箭,直射北门外方圆两炮台。——《三元里抗英》(5) 又如:射门;射弹;射击;射工(传说中能含沙射影的毒虫);喷射;注射(6) 猜度是何鸟也?王射之。——《吕氏春秋·重言》(7) 又如:射虎(猜灯谜。灯谜,又如灯虎、文虎);射覆(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8) 打赌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汉· 枚乘《七发》(9) 谋求,逐取江淮豪贾射利。——《新唐书·食货志》(10) 又如:射利(谋取财礼)(11) 照射,放射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内。——《阎典史传》(12) 循着,顺着夜非深林荟丛,不能藏蔽,无闻儿啼,即射声而至。——清· 黄宗羲《金孺人墓志铭》(13) 瞬间地斜视又冷冷地射了屠维岳一眼。—— 茅盾《子夜》(14) 拦阻谋为石岸,以射水势。——明· 张居正《方氏建水榭铭》(15) 嘲弄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鲁迅《三闲集》(16) 指投壶 。把箭投向壶里,按投中次数多少决定胜负。输了罚酒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名词(1) 放箭的人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2) 射法。古代六艺之一。有关弓箭制作规范和使用技能的训练 。如:射人(古官名。掌射法以习射仪);射人师(射人之长);射雀(谓射术高超)(3) 乡射礼 。如:射宫(天子行大射礼之处,亦为考试贡士之所);射乡(指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古代乡饮酒礼之后举行乡射礼);射饮(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射器(射礼所用的器物)(4) 圭璋上端锐出部分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周礼·考工记》(5) 姓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