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策
拼音: | shè cè |
注音: | ㄕㄜˋ ㄘㄜˋ |
射策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代考试取士方法之一。
泛指应试。
泛指应试。
引证解释:
⒈ 汉代考试取士方法之一。
引《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
颜师古注:“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於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又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言中理準,譬射侯中的。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
《南史·儒林传序》:“及汉武帝时,开设学校,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射策设科,劝以官禄,传业者故益众矣。”
宋苏轼《策略第一》:“自汉以来,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务为射策决科之学,其言虽不叛於圣人,而皆泛滥於辞章,不适於用。”
⒉ 泛指应试。
引唐皮日休《三羞》诗序:“丙戌岁, 日休射策不上,东退於肥陵。”
清吴伟业《哭志衍》诗:“射策长安城,驄马黄金络。”
国语词典:
古代科举考试时,士子针对皇帝策问,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
网络解释:
射策
字义分解
- 拼音shè
- 注音ㄕㄜˋ,ㄧㄝˋ,ㄧˋ
- 笔划10
- 繁体射
- 五笔TMDF
- 五行金
shè
1. 放箭:射箭。后羿射日。
2. 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射击。扫射。发射。射程。射手。
3. 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喷射。注射。
4. 放出光、热、电波等:射电。辐射。射线。照射。反射。
5. 有所指:暗射。影射。
yè1. 〔射干〕古书上的一种草,根可入药。
2. 〔仆射〕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废。
yì1. 〔无射〕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b.中国春秋时景王所铸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