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得的词语
- 201、利雅得:利雅得(阿拉伯语:الرياض;英语:Riyadh),是西亚国家沙特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利雅得省省会,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的哈尼法谷地的平原,利雅得在阿拉伯语为"庭院"之意,是一个典型的绿洲城市,国际大都市,阿拉伯半岛第一大城市,人口超过600万。
- 202、来不得: 来不得láibude (1) 不允许 例 这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 英 be impermissible;will not do;permit no
- 203、老虎屁股摸不得: 1.比喻自以为了不起﹐不容他人触犯。
- 204、离不得: 1.犹言免不了。 2.不能离开﹐不能走。
- 205、两得其所:尽:全部用出;长:特长,擅长。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
- 206、两得其中:中:适中。按不同的要求认为两种相反的表现都各有道理,也都是合适的。
- 207、两得其便:对双方都有好处。
- 208、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词语解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chóu méi chái shāo ]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引证解释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209、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词语解释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引证解释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国语辞典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⒈ (谚语)只要留得青山,便能植树而有柴可烧。比喻只要根本的东西还在,不怕将来没有作为。也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引《红楼梦·第八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210、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词语解释⒈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 21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词语解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⒈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引证解释⒈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七郎 ﹞只得劝母亲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欧阳予倩 《不要忘了》第十三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暂时退一退,使我们的军队不至全部损失,这是应该的。”亦作“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红楼梦》第八二回:“姑娘身上不大好,还得自己开解着些。身子是根本,俗语説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毛泽东 《论持久战》一〇六:“如果避免了战略的决战,‘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虽然丧失若干土地,还有广大的回旋余地,可以促进并等候国内的进步、国际的增援和敌人的内溃,这是抗 日 战争的上策。”国语辞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⒈ (谚语)只要留有青山,便能植树而有柴可烧。比喻只要根本的东西还在,不怕将来没有作为。也作「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 212、开卷有得: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得: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 213、枯鱼得水:比喻有所凭借
- 214、见不得:[ jiàn bu dé ] :亦作“见不的”。不愿遇见。谓看不惯。不能让人看见或知道。如: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 215、近水楼台先得月: 近水楼台先得月jìn shuǐ lóutái xiān dé yuè (1) “近水楼台”有时候也直接写为“近水楼台先得月” 例 我们是争不过他们的,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英 enjoy the benefits of a favorable position
- 216、禁得起: 禁得起jīndeqǐ (1) 能够承受 例 这只船完全禁得起风浪侵袭 英 be able to stand(tests,trials,etc.)
- 217、禁得: 1.亦作"禁的"。 2.犹言禁得住,禁得起。谓承受得住。
- 218、狡兔得而猎犬烹:比喻国君得了天下,就杀害谋士功臣。
- 219、好心不得好报:报:报答。指一番好心被人误解,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 220、好心得不到好报:一片好心肠却得不到好的报答
- 221、合得来: 合得来hédelái (1) 情投意合,容易相处 英 get along well
- 222、黄狸黑狸,得鼠者雄: 词语解释⒈ 狸:野猫,山猫;雄:威武,借喻杰出的人物或国家。比喻不论是什么办法,只要能取得好的或预期的效果,就是好办法。
- 223、得计: 得计déjì (1) 计谋获得成功 例 夺取对政府的控制权的阴谋得计 英 succeed in one's scheme
- 224、得君行道:得君:臣子获得君主的信任;行:实行。有才学的人能得到贤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 225、得间: 词语解释得间[ dé jiàn ]⒈ 得到机会;找到漏洞。例障塞不审,不过八日,而外贼得间。——《管子·幼官》得间奔真州。——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英get a chance;引证解释⒈ 亦作“得閒”。有隙可乘;得到机会。引《管子·幼官》:“障塞不审,不过八日,而外贼得閒。”唐 韩愈 《曹成王碑》:“绍爵 三年而 河 南北兵作,天下震扰,王奉母太妃逃祸民伍,得间走 蜀 从天子。”宋 王安石 《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志铭》:“公得閒,輒为上言之。”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不幸夫婿身故,惨遭大妇凌辱,屡欲投环,又以严密提防,无由得间。”国语辞典得间[ dé jiàn ]⒈ 有隙可乘,而得机会。引《管子·幼官》:「障塞不审,不过八日,而外贼得间。」唐·韩愈〈曹成王碑〉:「河南北兵作,天下震扰,王奉母太妃逃祸民伍,得间走蜀从天子。」
- 拼音dé,děi,de
- 注音ㄉㄜˊ,ㄉㄟˇ,˙ㄉㄜ
- 笔划11
- 繁体得
- 五笔TJGF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dé动词(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2)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得,行有所得也。——《说文》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释文:“本或作必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卖炭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工之侨得良桐焉。—— 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3)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4) 找到知得而不知丧。——《易·文言》虑而后后能得。——《礼记·大学》。注:“谓得事之宜也。”至德不得。——《庄子·秋水》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5) 得知故无术者得于不用。——《韩非子》礼得其报则乐。——《礼记·乐记》。注:“谓晓其义。”武王得之矣。——《吕氏春秋·义赏》。注:“犹知也。”(6) 捕获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7) 亦指被捕获;被逮捕。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8) 成功;完成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红楼梦》(9) 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10) 适,合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陶渊明《饮酒》(11) 具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12) 同“德”,恩惠,感恩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告子上》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盐铁论·击之》(13) 助动词。能,能够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进退不得,为之奈何?——《吴子·应变》沛公军 霸上,未得与 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14) 得意,满足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世说新语·文学》(15) 又如:洋洋得意(16) 看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名词(1) 收获,心得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开郑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潜传》(2) 德,道德,有德之人尚得推贤不失序。——《荀子》副词必须,应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形容词合适;正确于彼计则得。——马中锡《中山狼传》历古今之得失。——《汉书》(1) 用在口语中表示同意或禁止 。如: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得也么(算了吧;又作答应之词)(2) 用在口语中,瞧。在情况变坏时表示无可奈何 。如:得,又搞错了;得,全完了(3) 另见de;děiděi助词(1)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能够或可以。如:我们可粗心不得;她能去我为什么去不得(2) 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如:我拿得动;那办得到(3)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如:冷得打哆嗦;笑得肚子痛(4) 另见dé;děide动词(1) 用在口语中表示必须有,一定 。如: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成(2)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3) 又如: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4) 表示推测的必然 。如:要不快走,我们就得迟到了(5) 另见dé;de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