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恶的词语
- 51、无恶不为: 见“无恶不作 ”。
- 52、作恶多端: 作恶多端zuò è-duōduān (1) 所做的坏事太多 例 在载垣等,未尝不自恃为顾命大臣,纵使作恶多端、定邀宽典。——清·薛福成《咸丰季年三奸伏诛》 英 do all kinds of evil;commit all sorts of wickedness;commit numerous crimes
- 53、众好众恶:谓众人喜爱或众人厌恶。
- 54、罪恶深重: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 55、罪恶如山: 1.形容罪恶极多且重﹐犹如山积。
- 56、严恶:凶恶;凶狠。
- 57、以恶报恶: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
- 58、意恶:心意不快。
- 59、移恶:转移恶名于他人。
- 60、阴恶:没有人知道的恶事恶行。阴险恶毒。
- 61、元恶:大恶之人;首恶。
- 62、隐恶: 1.隐瞒恶事。 2.指鲜为人知的恶行。
- 63、远恶: 1.罪恶遍及远方。 2.指边远恶劣之地。
- 64、相恶:彼此憎恨。
- 65、小恶: 小恶行;小过失。 生小病。 谓量轻质劣。
- 66、星恶: 谓星象不吉。
- 67、性恶: 战国时荀子的观点之一。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必须以礼义刑罚治之,才能使之改恶从善。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立,也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
- 68、性恶论: 词语解释⒈ 中国古代的一种人性论。与“性善论”相对。由荀子提出。认为人的本性为恶,其善是由于人为。由此作为其礼法兼治政治主张的理论根据。但又强调环境和教育对改变习性的作用。
- 69、同好弃恶:同修前好,抛弃旧怨
- 70、同恶相求:同作恶者,彼此互有需求
- 71、同恶相救:形容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 72、同恶:共同作恶。亦指共同作恶者。
- 7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词语解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 ]⒈ 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引证解释⒈ 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引《璎珞经·有行无行品》:“又问 目连 :‘何者是行报耶?’ 目连 白佛言:‘随其缘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疎而不漏。”《十月》1981年第3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是早早晚晚的事。”国语辞典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shàn yǒu shàn bào è yǒu è bào ]⒈ (谚语)做好事会有好结果,做坏事会有坏结果。引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便好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若不降严霜,松柏不如蒿草。』」
- 74、三恶道: 佛教谓六道轮回中作恶业者受生的三个去处。即:造上品十恶业者堕入的地狱道;造中品十恶业者堕入的饿鬼道;造下品十恶业者堕入的畜生道。
- 75、三恶: 1.指暴﹑虐﹑颇(不正)三种恶劣的品性。 2.即三恶道。
- 拼音è,wù,ě,wū
- 注音ㄜˋ,ㄨˋ,ㄜˇ,ㄨ
- 笔划10
- 繁体惡、噁
- 五笔GOGN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è(2) 另见è;wū;wùwù名词(1) (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2) 同本义恶,过也。——《说文》恶上安西。——《颜氏家训》吾以志前恶。——《左传·定公五年》君子之遏恶扬善。——《易·象传》(3) 又如:恶恶从短(对于人的过失,不十分苛责,适可而止)(4) 泛指一般罪恶恶积祸盈。——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5) 又如:恶逆(奸恶逆乱。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恶障(佛语。指杀生、偷盗等妨碍修行的罪恶);恶头儿(罪名);恶心钱儿(干坏事得来的钱财);恶孽(罪恶;弊病)(6) 恶人;坏人元恶不待教而诛。——《荀子·王制》(7) 又如:恶杀都来(刽子手在刑场上逞威风而发出的叫喊声。恶杀:即凶神恶煞)(8) 为一项罪行被控告的人;犯罪的人 。如:首恶必办,协从不问形容词(1) 丑陋五曰恶。——《书·洪范》。传:“丑陋也。”人莫知其子之恶。——《礼记·大学》恶者美之充也。——《管子·枢言》今子美而我恶。——《韩非子·说林上》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 纣, 纣以为恶。——《战国策·赵策》昔贾大夫恶,取妻而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2) 又如:恶丈夫(丑陋汉子);恶女(容貌丑陋之女)(3) 粗劣 。如:恶食(粗劣的食物);恶衣(粗劣的衣服);恶札(柮劣的书札。多指书法不善,字迹欠佳)(4) 坏;不好廉君宣恶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恶衣恶食,陋车驽马。——《汉书·王莽传上》岁恶不入。——贾谊《论积贮疏》(5) 又如:恶宾(不受欢迎的客人。即恶客);恶逆(不善,不顺)(6) 凶暴;凶猛 。如:恶狞(凶恶狰狞);恶茶白赖(恶叉白赖。凶恶刁钻,无理取闹);恶赖富丽(无理贪求富有豪华。恶赖:无理取闹,耍无赖)(7) 污秽;肮脏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论语·乡党》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8) 又如:恶路(恶露。妇女产后由阴道排出的液体);恶水(泔水);恶水缸儿(泔脚水缸)(9) 令人难堪 。如:恶戏(恶作剧);恶剧(恶作剧);恶谑(令人难堪的嘲弄)(10) 恶毒 。如:恶歆歆(凶狠恶毒的样子);恶支沙(恶支杀。恶狠狠地,十分凶恶的样子);恶势煞(凶恶的样子)(11) 庸俗 。如:恶辞(庸俗之词);恶谈(庸俗不堪的话);恶字(不堪入目的字眼)(12) 贫瘠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齐民要术·耕田》(13) 又如:恶郡(贫瘠荒远的州郡);恶处(贫瘠的地方)动词害;伤害或损害 。如:恶说(说话触犯);恶讪(得罪);恶事(做坏事);恶款(作恶犯法的条款);恶尽人(把人都得罪了)副词(1) 甚;很 表示程度。如:恶烦(非常烦恼)(2) 另见ě;wū;wùě代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恶,安也。——《广韵》恶识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弃父之命,恶用子矣!——《左传·桓公十六年》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恶能无纪。——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1) 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孟子》恶,是何言。——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2) 另见ě;è;wùwū动词(1) 讨厌;憎恶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荀子·天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怨恶其君。(2) 又如:甚恶(讨厌之极;非常讨厌;反感之至);恶忌(厌恶猜忌);恶生(厌生);恶不去善(不因厌恶其人而抹杀他的优点);恶杀(厌恶杀生);恶紫夺朱(厌恶以邪代正);恶嫌(讨厌);恶惮(厌恶畏惧);恶识(冒犯;得罪);恶上(憎恶长上);这人真可恶;憎恶(憎恨;厌恶);深恶痛绝;恶恶(憎恨邪恶)(3) 嫉妒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资治通鉴》(4) 诽谤;中伤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太子痤美而狠,合佐师畏而恶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比而恶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人有恶苏秦于 燕王者,曰:“ 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战国策》(5) 又如:恶讪(诽谤)(6) 忌讳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礼记》形容词(1) 羞耻,羞愧无盖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2) 又如:恶囊(窝囊)(3) 另见ě;è;wū [查看更多]
E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