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惰的词语
- 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词语解释⒈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国语辞典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bì qí ruì qì jí qí duò guī ]⒈ 避开敌军初征时的旺盛斗志,待其松懈返回时再予攻击。引《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成语解释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 2、愚戆窳惰:愚戆:愚昧不明事理;窳:懒惰。指既愚蠢又懒惰。
- 3、懒惰: 懒惰lǎnduò (1) 偷懒;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 例 有天赋却懒惰的艺术家 英 lazy;slothful (2) 不勤快 例 这对懒惰的作家是个刺激 英 indolent
- 4、窳惰: 窳惰yǔduò (1) 懈怠懒惰 英 be weak and lazy
- 5、游惰: 游惰yóuduò (1) 游荡懒惰 例 游惰习气 例 游惰不事。——清·洪亮吉《治平篇》 英 loaf
- 6、慵惰:1.懒惰。 2.慵堕。
- 7、淫惰: 纵逸懒惰。
- 8、燕惰:1.亦作"燕媠"。2.形容仪容闲散不整。
- 9、休惰:犹松懈。
- 10、懈惰: 懈惰xièduò (1) 懈怠;懒惰;松软疲困 英 sluggish
- 11、猥惰: 委靡懒惰。
- 12、违惰:违逆轻慢。
- 13、委惰: 疲倦。
- 14、顽惰:愚昧怠惰。《宋书·律历志中》:“臣授性顽惰,少所关解。” 唐 杜牧 《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赠吏部尚书崔公行状》:“复建立儒宫,置博士,设生徒,廪饩必具,顽惰必迁,敬让之风,人知家习。” 明 方孝孺 《与卢编修希鲁书》:“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
- 15、退惰:退缩怠惰。
- 16、颓惰:颓唐轻慢。 衰颓怠惰。
- 17、偷惰: 偷惰tōuduò (1) 苟且怠惰 英 loaf on the job;be lazy and lazy
- 18、恬惰:苟且偷安。只顾眼前的安乐,不作长久之计。
- 19、贪惰:贪婪怠惰。
- 20、肆惰:肆情懈怠。
- 21、騃惰:呆笨迟钝,不灵敏。
- 22、疏惰:疏懒;懒散。
- 23、轻惰:释义为浮荡懒惰等。
- 24、怯惰:胆小怠惰。
- 25、纤惰: 1.亦作"纤惰"。 2.细柔无力貌。
- 拼音duò
- 注音ㄉㄨㄛˋ
- 笔划12
- 繁体惰
- 五笔NDAE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心,隋省声。本义:不恭敬)(2) 同本义惰,不敬也。——《说文》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者治平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宋· 苏轼《教战守策》(3) 又如:惰傲(怠慢);惰慢(懈怠不敬;懈怠涣散);惰肆(怠慢放肆);惰骄(骄傲懈怠);惰偷(懈怠苟且,懒惰)(4) 懈怠;懒惰惰,懒也。——《广雅》佚而不隋,劳而不慢。——《荀子·非十二子》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军争》诸司素偷惰。——《明史·海瑞传》(5) 又如:惰懈(懒惰懈怠);惰力(不图进取的消极落后力量);惰心(怠懒的思想);惰失(怠惰失职);惰劣(怠惰无能);惰侈(懒惰奢侈)动词(1) 衰败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墨子·脩身》(2) 又如:惰坏(败坏);惰君(败坏国事之君)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