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愧的词语

  • 51、自愧不如: 自愧不如zìkuì-bùrú (1) 惭愧自己不如别人 英 consider oneself inferior to another;feel ashamed of one's inferiority
  • 52、不愧于屋漏: 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 53、无愧色: 1.亦作"无愧色"。 2.没有羞惭的表现。
  • 54、无愧辞:诚信而没有言不由衷的话。
  • 55、无愧衾影:表示没有做亏心事。
  • 56、不愧下学: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 57、不愧屋漏: 《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 58、不愧不作: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 59、不愧不怍: 不愧不怍bùkuì-bùzuò (1) 光明正大,行为正派,问心无愧 英 fair;upright;open and aboveboard;just and honorable
  • 60、愧杀:表示惭愧
  • 61、愧慄: 1.惭愧惶恐。
  • 62、愧领:意思是领受别人的情谊、馈赠时说的客套话。
  • 63、愧怍: 愧怍kuìzuò (1) 惭愧 英 be ashamed
  • 64、愧行:傀行。谓行为怪异。
  • 65、愧佩: 1.谓对人钦佩,自愧不如。
  • 66、愧恼:羞惭恼恨。
  • 67、愧艴:羞惭恼怒。
  • 68、愧屈:羞愧而屈服。
  • 69、愧辱: 1.羞辱。 2.指遭受羞辱。
  • 70、愧惕:羞惭而知所戒惧。
  • 71、愧让:犹逊色。
  • 72、愧灼:谓因羞惭而脸上发烫。极言惭愧之意。
  • 73、愧羞:羞辱;羞惭。
  • 74、愧惮:羞惭畏惧。
  • 75、愧怕:羞惭害怕。
  • 拼音kuì
  • 注音ㄎㄨㄟ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NRQC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心,鬼声。本义:惭愧)(2) 同本义。同“媿”小则如愧。——《礼记·儒行》尚不愧于屋漏。——《诗·大雅·抑》不愧于人。——《诗·小雅·何人斯》虽颜惭未知心愧。——《魏书·列女传》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能不愧老人之言否。——清· 周容《芋老人传》下恐愧吾师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兹游快且愧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兼愧贵家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 又如:愧心(内心惭愧);愧悔(惭愧后悔);愧服(衷心佩服他人,自惭不如);愧灼(极言惭愧之意);愧天作人(上愧对天理,下愧对人事)(4) 折辱人;使羞惭昭王闻之,欲愧之以辞。——《战国策·齐策》(5) 又如:愧辱(羞辱)(6) 责人罪咎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礼记·表记》。注:“病、愧谓罪咎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