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旛的词语

  • 1、云旛:亦作'云旛'。 饰有云形图案的旗帜。 出殡时用的灵幡。
  • 2、引魂旛:一种垂直悬挂的旗子,丧葬时用以招引鬼魂。
  • 3、银旛: 1.亦作"银幡"。 2.用银箔制作的幡胜。
  • 4、仙旛:供奉神佛的旗幡。
  • 5、文旛:彩旗。
  • 6、朱旛: 1.亦作"朱幡"。 2.红色的旗幡。尊显者所用。
  • 7、信旛: 1.亦作"信幡"。 2.古代题表官号﹑用为符信的旗帜。
  • 8、丧旛:亦作'丧旛'。丧家悬挂的白色狭长形的旗帜。
  • 9、青旛: 1.亦作"青幡"。 2.古代春令作劝耕﹑护花等用的青旗。
  • 10、千秋旛: 旧时用以遮盖尸体的布幡。
  • 11、旗旛:亦作'旗幡'。旌旗。
  • 12、罗旛:宋代新春时戴在头上的装饰物。
  • 13、铃旛:铜铃和旗旛。古代常并用于园中﹐以驱雀护花。
  • 14、灵头旛:旧时安葬死者时用的白幡﹐由死者的儿子或亲人举在棺前引路。
  • 15、灵旛: 1.亦作"灵幡"。 2.佛教用来供奉和装饰菩萨像﹑道士用以招请神灵的旌旗。 3.招魂幡。
  • 16、旌旛: 1.亦作"旌幡"。 2.泛指旗帜。
  • 17、金旛:亦作'金旛'。 缕金的旌旗。用银箔制作的幡胜。
  • 18、绛引旛: 1.亦作"绛引幡"。 2.旗帜名。古代帝王仪仗中之赤色引旛。旛为长幅下垂之旗。
  • 19、降旛: 1.亦作"降幡"。 2.表示投降的旗帜。
  • 20、火旛:红色的旌旗。
  • 21、魂旛: 1.亦作"魂幡"。 2.旧时办理丧事时用以招魂或引导亡魂的旗,长方形,下垂。
  • 22、黄旛: 黄色的长幅下垂的旗子。
  • 23、画旛: 1.亦作"画旛"。 2.有画饰的长方而下垂的旗子。
  • 24、告止旛: 1.亦作"告止旛"。 2.唐宋时官吏仪仗,在前引道者所执之旗,上有"告止"两字,以禁止行人﹐犹后来所用的"肃静"﹑"回避"牌。
  • 25、风旛: 1.亦作"风旛"。 2.风中的旗幡。《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师寓止廊庑间。暮夜风扬刹幡﹐闻二僧对论﹐一云幡动﹐一云风动﹐往复酬答﹐未曾契理。师曰:'可容俗疏輒预高论否?直以风旛非动﹐动自心耳。'"后用为典实。
  • 拼音fān
  • 注音ㄈㄢ
  • 笔划18
  • 繁体
  • 五笔YTTL

基本释义

名词同“幡”。长幅下垂的旗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