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桃的词语
- 176、桃汛: “桃花汛 ”的省称。
- 177、桃枭: 1.经冬不落的干桃子。
- 178、桃竹:竹的一种。质地坚实,为制箭﹑做手杖﹑编席的好材料。
- 179、桃紅: 桃红táohóng (1) 像桃花一样的颜色;粉红色 英 pink
- 180、桃红妆: 即桃花妆。
- 181、桃波:地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
- 182、桃源图:指用晋陶潜《桃花源记》为题材的画。
- 183、桃溪: 1.指桃源。
- 184、桃花年命: 犹桃花命。
- 185、桃花洞: 1.指桃花源。亦借指隐居之地。 2.传说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桃花洞遇仙女。后因以指仙境。 3.四川省长寿县有桃花洞,以出产棺木板料而着称,因以桃花洞代指上等棺木。
- 186、桃花太阳: 1.艳阳春光。
- 187、桃花石: 石名。以石色粉红而得名。 公元十三世纪初中亚人对中国人的称谓。
- 188、桃花盐: 盐的一种。色如桃花,俗名红盐。产于甘肃·张掖。
- 189、桃花流水: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 190、桃花水: 亦作“桃华水 ”。即春汛。 草果名。 词牌《诉衷情》的异名。因前蜀·毛文锡词有“桃花流水漾纵横”而得名。
- 191、桃花面: 指隋文帝宫中的一种梳妆样式。 泛指美人容貌。 谓饮酒后面呈桃红色。
- 192、桃棓: 桃木作的杖。后用以驱鬼邪。
- 193、桃子: 桃子táozi (1) 桃树结出的甜而多汁可食的果实,广泛用作新鲜水果或加工制成水果罐头或果脯 英 peach
- 194、桃源路: 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 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
- 195、桃月: 农历三月的别名。
- 196、桃印: 1.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 2.谓女子口唇涂红。
- 197、桃花薄命: 形容红颜女子命运多悲惨不幸。
- 198、桃花妆: 参见:桃花妆 ,桃花粧
- 199、桃花雪: 春雪。
- 200、桃园:桃树园。 春秋晋园名。 地名。即桃林。 指晋陶潜《桃花源记》中之桃源。指桃园结义。
- 拼音t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10
- 繁体桃
- 五笔SIQN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木,兆声。本义:果木名)(2) 桃树桃,桃果也。——《说文》桃之夭夭。——《诗·周南·桃夭》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3) 木名。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花淡红、粉红或白色。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茸毛。如:桃 茢(桃枝编的扫帚。迷信以为鬼畏桃木,用以扫除不祥);桃三李四(桃树三年结实,李树四年结实);桃弓苇矢(桃竹制的弓,荻苇做的箭。旧俗用以辟邪);桃印(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桃林(指《桃花源记》中的桃源)(4) 桃子投我以桃。——《诗·大雅·抑》简桃核修狭者。——明· 魏学洢《核舟记》(5) 又如:桃来李答(相互馈赠);桃李之馈(送礼,贿赂)(6) 指桃树开的花华如桃李。——《诗·召南·何彼禯矣》(7) 又如:桃花烧卖(面食之一,开口处呈桃花之状,类似开口的小笼包子);桃夭之子(比喻像盛开桃花一样的才女);桃笺(桃花纸。过去的一种纸名);桃花(还形容女子容貌);桃片(桃花瓣儿)。又指像桃花一样的颜色 ——多用来形容女子的颜面。如:桃夭(红颜娇女);桃花人面(形容女子和花都很美);桃夭柳媚(形容女子年轻貌美);桃夭新妇(年少貌美的新婚女子);桃花妆(古代女子盛妆之一。用胭脂淡抹两腮);桃花面(女子美如桃花的面容);桃腮(桃腮粉脸。形容女子粉红色的脸颊)(8) 指形状像桃的其他果实 。如∶棉桃(9) 桃花开放的时令 。如:桃夭李艳(桃李盛开时节。泛指春日美景);桃汛(桃花盛开时节出现的汛情)(10) 地名。春秋鲁邑 。故址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北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