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棘的词语

  • 26、食荼卧棘:吃苦菜,睡粗草。形容初民的生活艰苦。
  • 27、设棘:设置障碍物﹐以加强警卫。语本《周礼.天官.掌舍》﹕"为坛壝宫棘门。"棘门﹐一说为材门﹐一说以?为门。郑玄注﹕"郑司农云﹕'棘门﹐以?为门。'杜子春云﹕'棘门﹐或为材门。'"贾公彦疏﹕"﹝材门﹞即是以材木为门也。"
  • 28、沙棘:一种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
  • 29、秋棘:秋草。棘﹐草木之有刺者。
  • 30、鳍棘:指支撑鱼鳍薄膜的棘刺状硬骨。
  • 31、劈荆斩棘:1.原意指砍伐荆棘。 2.喻指扫清前进路途中的障碍。
  • 32、披荆斩棘: 披荆斩棘pījīng-zhǎnjí (1) 砍倒荆棘开路 例 不愿披荆斩棘地从森林中穿过去 英 break through brambles and thorns (2) 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 例 而那披荆斩棘,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 英 hack one’s way through difficulties
  • 33、栾棘:《诗.桧风.素冠》:"棘人栾栾兮。"毛传:"棘,急也。栾栾,瘠貌。"意谓居父母之丧因哀痛而瘦瘠。后因以"栾棘"形容孝子的哀痛。
  • 34、列棘:相传周代朝廷内树棘,以定卿大夫公侯等之位置,后因称位列公卿者为"登列棘"或"列棘"。棘,棘树。
  • 35、篱棘:竹篱与荆棘。借指乡野。
  • 36、困棘:困急。棘,通"急"。
  • 37、孔棘: 1.很紧急;很急迫。 2.艰危;困窘。
  • 38、空棘:空旷而荒芜。
  • 39、刻棘: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王因囚而问之,果妄,乃杀之。"韩非本用以讽刺说客。后以"刻棘"比喻治学的艰辛。
  • 40、举动荆棘:一举一动,就象在刺树林里一样,比喻不能随意,事事都遭威胁。
  • 41、九棘: 古代群臣外朝之位,树九棘为标识,以区分等级职位。 药名。
  • 42、荆棘: 荆棘jīngjí (1) 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例 斩荆棘。——宋·苏洵《权书·六国论》 英 thistles and thorns
  • 43、晋棘:指春秋晋国垂棘之地所产的美玉。
  • 44、翦棘: 1.斩除荆棘。 2.以喻剪除奸宄。
  • 45、艰棘: 1.指亲丧。 2.困苦,危难。 3.犹艰诘。晦涩曲折。
  • 46、疾棘: 1.疾革。
  • 47、火棘:常绿灌木,枝尖有刺,叶子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鲜红色,味甜稍涩,可以吃或用来酿酒,根皮可提取栲胶。
  • 48、黄棘: 树木名。 古地名。
  • 49、枸棘: 1.灌木名,似枸杞。
  • 50、大棘: 1.极端穷困。 2.官名。大理的别称。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GMII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二-朿(cì)。“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2)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棘,小枣丛生者。——《说文》實于丛棘。——《易·坎》园有棘。——《诗·魏风·园有桃》伐棘枣以为矜。——《淮南子·兵略》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陆龟蒙《吴宫怀古》(3) 又如:棘薪(指酸枣树已长成薪柴)(4) 泛指有芒刺的草木攀草牵棘。——《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虫伏棘根。——《聊斋志异·促织》(5) 又如荆棘丛生;披荆斩棘;棘针科(有棘刺的植物,荆棘丛);棘匕(枣木做的饭匙。匕:饭勺或羹匙);棘楚(即荆棘。有芒刺的草木)(6) 解剖结构上的一种刺状突起或齿状突起 。如:额棘;髂棘(7) 四轴海绵骨针,其中辐肋等长或近于等长(8) 通“戟”。古代兵器名。合戈矛为一体,可以直刺与横击子都拔棘以逐之。——《左传·隐公十一年》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礼记·明堂位》(9) 又如:棘门(宫门。即戟门。古代帝王宿处门口武士执戟或插戟于地守卫,称棘门)(10) 中国地名(11) 春秋鲁国的都城,在今山东省肥城县南(12) 春秋楚国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永城县南(13) 姓形容词(1) 棱角整饬,锋刃锐利仁失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诗·小雅·斯干》(2) 办事艰难语其艰棘,未有如斯之甚也。—— 唐· 刘知几《史通》(3) 通“亟”。急切,急迫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诗·大雅·文王有声》岂不日戒,猃狁孔棘。——《诗·小雅·采薇》(4) 通“瘠”。瘦弱;土地不肥沃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诗·桧风·素冠》凡耕之大方……棘者欲肥,肥者欲棘。——《吕氏春秋·任地篇》地可使肥,又可使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