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楚的词语

  • 76、鲜楚:鲜明整洁。
  • 77、献楚: 指春秋时卞和向楚王献璞玉反遭刑之事。比喻怀才不遇,投效无门。
  • 78、楚羡:犹楚尾。羡,馀。
  • 79、夏楚:1.古代学校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后亦泛指体罚学童的工具。 2.泛指用棍棒等进行体罚。多用于对未成年者。
  • 80、楚杌:指春秋时楚国的史书《梼杌》。
  • 81、吴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
  • 82、吴楚: 春秋·吴国与楚国。 泛指春秋·吴·楚之故地。即今长江中、下游一带。 指汉高祖分封的吴·楚诸侯国。 指吴地和楚地。比喻不同区域。
  • 83、吴头楚尾:指古豫章(今江西省)一带。其地位于春秋吴的上游,楚的下游,故称。
  • 84、巫云楚雨:犹巫山云雨。
  • 85、惟楚有材:楚国物产丰富,但出产的杞木、梓木、皮革都被送往了晋国使用。
  • 86、唯楚有才: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 87、楚王:楚国的君王。文学作品中多指在阳台梦遇巫山神女的楚怀王或楚襄王。
  • 88、楚挽: 1.悲痛的挽歌。 2.指楚声的挽歌。
  • 89、痛楚: 痛楚tòngchǔ (1) 肉体的痛苦或精神的苦楚 英 pain;anguish;suffering
  • 90、楚铁:借指利剑。
  • 91、挞楚: 1.鞭打。 2.引申为欺凌。
  • 92、酸楚: 酸楚suānchǔ (1) 苦楚;悲痛 例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唐·李白《望木瓜山》 英 be sick at heart;grieved; distressed
  • 93、楚艘:楚船。艘,船的泛称。
  • 94、楚肆:楚国的市肆。
  • 95、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sìmiàn-chǔgē (1) 《史记·项羽本记》:“ 项王军壁 垓下,兵少食尽,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 汉军四面皆 楚歌, 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 楚乎?是何 楚人之多也!’”后用来比喻被团团包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英 be embattled on all sides;be utterly surrounded by enemies
  • 96、束楚:一捆荆柴木。 捆荆成束。《诗.唐风.绸缪》:'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唐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悬旌心宛转,束楚意绸缪。'一说喻男女成婚。参见'束薪'。
  • 97、楚室: 1.楚丘的宫室。
  • 98、楚市:指古代楚之郢都。
  • 99、呻楚:呻吟痛楚。
  • 100、伤楚:哀痛。
  • 拼音chǔ
  • 注音ㄔ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SSN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2)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夏楚二物。——《礼记·学记》楚扑长如笴。——《仪礼·乡射礼》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3)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4) 周朝时国名(5)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6) 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7) 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8) 姓形容词(1) 酸辛痛苦慷慨含辛楚。——陆机诗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李朝威《柳毅传》(2) 又如:楚辱(苦痛与耻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3) 齐整;清晰笾豆有楚。——《诗·小雅·宾之初筵》(4) 又如:一清二楚;楚洁(整洁);楚楚可爱(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5) 鲜艳,华丽不韦使楚服而见。——《战国策·秦策》衣裳楚楚。——《诗·曹风·蜉蝣》(6)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饰);楚丽(华美绚丽)(7) 伧俗,粗俗 。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动词(1) 拷打入狱楚掠。——《新唐书·严郢传》(2) 又如:楚挞(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