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
拼音: | wú chǔ |
注音: | ㄨˊ ㄔㄨˇ |
吴楚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春秋·吴国与楚国。
泛指春秋·吴·楚之故地。即今长江中、下游一带。
指汉高祖分封的吴·楚诸侯国。
指吴地和楚地。比喻不同区域。
引证解释:
⒈ 春秋吴国与楚国。
引三国魏曹冏《六代论》:“吴楚凭江,负固方城。”
⒉ 泛指春秋吴楚之故地。即今长江中、下游一带。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君吴楚之士,亡国之餘,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唐杜甫《登岳阳楼》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明许宗鲁《登齐山楼》诗:“淮淝山色尊前出, 吴楚江流画里看。”
陈毅《咏三峡》诗:“总嫌太狭窄, 吴楚天地宽。”
⒊ 指吴地和楚地。比喻不同区域。
引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虽讎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 吴楚异乡,此绳一繫,终不可逭。”
⒋ 指汉高祖分封的吴楚诸侯国。
引《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吴楚反,闻。”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然高祖封建,地过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连城数十,上下无别,权侔京室,故有吴楚七国之患。”
清姚鼐《贾生明申商论》:“﹝景帝﹞其资如此,而鼂错又以申商进之,何怪有吴楚之难。”
网络解释:
吴楚
- 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2、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避。
- 3、但也许是吴楚蛮荒,无关华夏,后来海内混一,也被咱们“共荣”,大家对子胥非但不恨,反觉其情可悯,有如“夜奔”的林冲。
- 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5、林君陌嚅嗫着回道,双目假装看向别处,压根就不敢面对吴楚的脸。
- 6、涡流浪结头,吴楚刻舟,忧吴谷偷,吴误过时,幸备拟守浏,防魏坎蒙苟!。
字义分解
- 拼音wú
- 注音ㄨˊ
- 笔划7
- 繁体吴
- 五笔KGDU
- 五行木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