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楞的词语

  • 51、楞人:冒失莽撞的人。
  • 52、楞缘: 1.楞角边缘。
  • 53、楞子眼:谓不正常地直瞪着眼。
  • 54、楞睁:发楞,迟疑不决。
  • 55、楞呵呵: 1.亦作"楞磕磕"。亦作"楞呵呵"。 2.形容发呆的样子。
  • 56、楞里楞气:谓言谈率直而显得傻里傻气的样子。
  • 57、楞然:惊奇发呆貌。
  • 58、楞闪:犹愣怔。
  • 59、楞伽子:对禅师的敬称。
  • 60、楞楞:凸起显露貌。 象声词。
  • 61、楞神:失神,发呆。
  • 62、楞小子:冒失的小伙子。
  • 63、楞劲: 1.犹傻劲。指人一味蛮干或猛干的精神﹑情绪。
  • 64、楞怔怔:形容发楞的样子。
  • 65、楞头楞脑: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 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
  • 66、楞伽瓶: 1.僧人用的盛水器。
  • 67、楞角: 1.物体的边角或尖角。 2.比喻锋芒﹑本领。
  • 68、楞伽僧:泛指僧人。
  • 69、楞梅:杨梅的别名。
  • 70、楞怔: 1.眼睛发直,发楞。表示神志不清或惊恐失措。
  • 71、楞木:长方木料。
  • 72、楞头青:指鲁莽的人。
  • 73、楞严会: 佛教禅林古法。自农历四月十三日至七月十三日九十天中,众僧要禁足安居设楞严坛,每日早晨粥罢,服装整齐地在坛前集合,讽诵经咒,咒罢,唱摩诃,举行楞严会。
  • 74、楞伽:1.亦作“楞迦”。山名。梵文音译。在古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2.指《楞伽经》。梵名。有四种汉文译本,今存三种。此经提出五法、三性、八识等大乘教义,后人在诗文中常有征引。
  • 75、楞柯柯: 1.亦作"楞磕磕"。亦作"楞呵呵"。 2.形容发呆的样子。
  • 拼音léng,lèng
  • 注音ㄌㄥ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SLYN

基本释义

lénglèng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