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洋的词语
- 226、洋琴: 洋琴yángqín (1) 用金属弦线有二至三个八度音域,双手执小木槌演奏的梯形乐器 英 dulcimer
- 227、洋锹: 铁锹。
- 228、锵洋:亦作'锵羊'。 德音﹐美好的名声。 金玉碰击发声。 泛指发出美好的乐声。 喻指文辞华丽﹐韵律优美。广大﹑盛多貌。
- 229、洋枪:旧指西式枪支。
- 230、枪洋:旧指西式枪支。
- 231、洋铺子:以出售洋货为主的商店。
- 232、洋票:旧指洋行或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纸币。
- 233、票洋: 1.即钞票。
- 234、漂洋:渡洋远行。
- 235、飘洋: 漂洋,飘洋piāoyáng,piāoyáng (1) 渡洋远行 例 漂洋去美洲 英 travel far away across the sea
- 236、飘洋过海:渡过海洋。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
- 237、洋片: 1.即西洋景。一种民间文娱活动装置。把若干幅画片左右推动,周而复始,观众从凸透镜中看放大的画面。画片大多是西洋画,故称。 2.指幻灯片。
- 238、拉洋片: 一种民间杂耍。在装在凸透镜的木箱中挂着各种画片,艺人一边拉换画片,一边说唱画片内容。观众从透镜里可以看到放大的画面。
- 239、一片汪洋:形容水面辽阔,水势浩大。
- 240、洋篷:清末外商供乘坐长江轮船的乘客候船时休息或住宿的临时招待房舍。
- 241、大洋盆地: 简称“洋盆”。面积辽阔,四周较浅而中部较深的大洋底。深度2500~6000米。为大洋的主体。其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78%。
- 242、跑洋河:方言。指为妓女拉客。
- 243、洋泡泡:薄橡皮制成的玩具,充气后鼓起成球状。
- 244、滂洋: 众多而广大。
- 245、洋派:外国派头;带有外国派头。
- 246、洋务派: 洋务派yángwùpài (1) 清末买办化的封建官僚统治集团。1860年(咸丰十年)后,清政府中央以奕訢(恭亲王)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主张依靠外国授助开办近代军事工业等,镇压人民反抗。保持封建统治。被称为洋务派。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派乃失势 英 advocates of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 247、暖洋洋: 暖洋洋nuǎnyángyáng (1)温暖、舒适 例 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英 warm
- 248、洋奴: 洋奴yángnú (1) 外国雇主的奴隶 英 foreigners' slaves (2) 外国老板的穿号衣的仆人 英 flun2 of a foreign boss (3) 指崇洋媚外、甘心供外国人驾驭的人 英 worshipper of everything foreign
- 249、闹洋洋:热闹貌。
- 250、洋囡囡:方言。即洋娃娃。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9
- 繁体洋
- 五笔IUDH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2) 同本义(3) 洋水昆仓之丘… 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 丑涂之水。——《山海经》(4) 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汉水又东,右会 洋水。——《水经注》(5) 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6) 旧称银币为洋钱,简称洋 。如:银洋形容词(1) 盛多、广大洋,多也。——《尔雅》。注:“洋,溢也。”河水洋洋。——《诗·卫风·硕人》。传:“盛大也。”泌之洋洋。——《诗·陈风·衡门》(2) 又如:洋泌(涌流不竭的泉水)(3) 外国的,外国来的 。如:洋胰子(肥皂);洋毛子(洋鬼。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洋化(指思想意识受外国影响很深,在生活习惯方面模仿外国);洋字(外国文字);洋兵(外国兵);洋派(外国派头;带有外国派头);洋烟(亦作“洋湮”。指从国外进口的鼻烟);洋楼(西洋式的楼房);洋蜡烛(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蜡烛)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