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票
拼音:yáng piào
注音:一ㄤˊ ㄆ一ㄠˋ

洋票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指洋行或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纸币。

引证解释:

⒈ 旧指洋行或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纸币。

清刘铭传《请开铁路以图自强疏》:“如有铁路,收费足以养兵,则釐卡可以酌裁,并无洋票通行之病。”
阿英《流离二·一九二七年八月十日》:“乡人上街卖米的照例的不肯收用洋票。”

网络解释:

洋票

  • 洋票,汉语词语,拼音是yáng piào,释义是旧指洋行或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纸币。
  •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UDH
    • 五行

    (1)(形)盛大;丰富:~溢。

    (2)(名)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地方;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形)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

    (4)(形)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办法|土~结合。

    (5)(名)洋钱;银元:大~|小~|罚~一百元。

    • 拼音piào
    • 注音ㄆㄧㄠˋ,ㄆㄧㄠ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SFIU
    • 五行

    1.  纸币,通货:钞票。票子。票额。

    2.  印的或写的凭证:票据。票证。股票。车票。选票。

    3.  非职业演戏:票戏。票友。

    4.  量词,相当于“批”:一票货物。

    5.  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绑票儿。撕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