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甲的词语

  • 101、缩甲:收兵;停战。
  • 102、洗甲:洗净甲兵,以便收藏。谓停止战事。
  • 103、山甲汤: 是一种药物,主治久疟、疟母不愈者。
  • 104、甲壳动物: 节肢动物的一类,全身有硬的甲壳,头部和胸部结合成头胸部,后面是腹部。头胸部前端有大小两对触角,足的数目不等。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虾和蟹是最常见的甲壳动物。
  • 105、乇甲:草木的新叶。
  • 106、组甲: 1.甲衣。用丝绳带联缀皮革或金属的甲片。《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司马衍组甲厉兵,合什为伍,以修于四境之内。"尹知章注:"组甲,谓以组贯甲也。"一说,组甲为漆甲成组文。见《左传.襄公三年》"组甲三百"晋杜预注。 2.借指士兵﹑军队。
  • 107、阻甲:犹拥兵。
  • 108、总甲:元明以来职役名称。明清赋役制度,以一百十户为一里,里分十甲,总甲承应官府分配给一里的捐税和劳役等。
  • 109、装甲车: 装甲车zhuāngjiǎchē (1) 常安装机枪和轻型火炮并装有防弹钢板的汽车或列车 英 armored car
  • 110、装甲: 装甲zhuāngjiǎ (1) 装有防弹钢板的 例 装甲汽车 英 armored (2) 用以抵御炮火,尤指保护舰船、坦克和飞机的钢板或者铁板 英 armor
  • 111、马甲柱: 即江珧柱。
  • 112、甲胄: 甲胄jiǎzhòu (1) 盔甲衣胄 例 躬擐甲胄。——《左伟·成公十三年》 例 甲胄之士 英 armor
  • 113、周甲:满六十年。干支纪年一甲子为六十年,故称。
  • 114、衷甲:在衣服里面穿铠甲。 指穿上盔甲登台演戏。
  • 115、趾甲: 趾甲zhǐjiǎ (1) 脚趾尖上所生的坚硬角质物 英 toenail
  • 116、纸甲:古代的一种简易的护身甲,以硬布裱骨,再用纸筋搪塞而成。宋代的士卒﹑民间武装曾用之。清代有前胸安铁叶絮纸布甲。
  • 117、玉指甲:菊的一种。
  • 118、银指甲:银制的假指甲﹐弹拨乐器用。
  • 119、殷整甲: 1.亦作"殷整"。 2.指殷王河亶甲。
  • 120、珍甲:珍贵的甲冑。《管子·乘马》:"君有珍车珍甲,而莫之敢有。"一说,为破敝之甲。郭沫若等集校:"两'珍'字读为轸戾之轸。《方言》三:'轸,戾也。''珍车珍甲'犹言敝车敝甲。"
  • 121、枕甲: 1.枕着铠甲。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 122、罩甲:褂子﹑外套一类上衣的旧称。
  • 123、蘸甲:酒斟满,捧觞蘸指甲。表示畅饮。
  • 124、蚤甲: 1.指甲或趾甲。借指很小的东西。蚤﹐通"爪"。
  • 125、越甲鸣君:汉刘向《说苑.立节》:"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归。"后以"越甲鸣君"为忠君爱国之典。
  • 拼音jiǎ
  • 注音ㄐㄧㄚ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H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2) 同本义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易·解》(3)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4)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左传·成公二年》卷甲而藏。——宋· 苏轼《教战守》甲冰霜迸落。——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5) 武器得甲库,取器械。——《资治通鉴》(6) 披甲的人,即甲士晋侯饮 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精甲万人。——司马光《资治通鉴》(7) 动物的坚硬的外壳 。如:龟甲;鳞甲(8)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如:指甲;趾甲(9)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户为一甲,明代十户为一甲,一甲之长为甲长)(10)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苏轼《喜雨亭记》(11) 又如:六甲甲胆(中医认为人的脏腑分五行,同属的再以甲乙分。胆与肝同属木,胆称甲木,亦称甲胆)(12) 六十甲子的省称 。如:年过花甲(13) 代词。用来指称佚名的人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名 。如:某甲与某乙(14) 姓动词(1) 居第一;冠于治宅甲诸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2) 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3) 把甲衣穿在身上晞一营大噪,尽甲。——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4) 又如:甲马(披甲的战马;画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箓);甲坊署(掌管甲胄等的官署);甲伍(披甲执兵的队伍);甲士(押甲的战士);甲第连云(形容达官显贵住宅高耸入云 的样子)形容词第一的,上等的 。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