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畏的词语
- 101、畏影恶迹: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 102、畏简书: 1.《诗.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毛传:"简书,戒命也。邻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后以"畏简书"为公务羁身之典。
- 103、畏爱:敬佩爱戴。语出《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 104、畏服: 畏服wèifú (1) 惧怕而服从 英 be obedient with fear
- 105、畏语:指恫吓他人的言词。
- 106、畏天知命:畏:敬畏。敬畏上天,懂得顺从天命。指知天命,识时务。
- 107、畏附:畏惧依附。
- 108、畏隹:高峻貌。词语分开解释: 畏 : 畏 wèi怕:畏惧。畏难。畏罪。大无畏。望而生畏。敬服:敬畏。畏友(使人敬服的朋友)。
- 109、畏影避迹:《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絶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后以"畏影避迹"比喻不明事理,庸人自扰。
- 110、畏难: 畏难wèinán (1) 畏惧艰难 例 攻坚莫畏难 英 be afraid of difficulty
- 111、畏微: 1.看到苗头就知所警惕。
- 112、畏天爱民:畏:敬畏。敬畏上天,爱怜下民。这是古代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观念。也作“畏天恤民”。
- 113、畏友: 畏友wèiyǒu (1) 品德端重,让人敬畏的朋友 例 此书朝夕观之,使人若居严师畏友之间。——陆游《跋王深甫先生书简二》 英 esteemed friend
- 114、畏缩不前: 畏缩不前wèisuō-bùqián (1) 表示由于恐惧、震惊或憎恶而后退 例 他是这样地怕蛇,以致见到它就本能地畏缩不前 英 recoil in fear;hang back in face of danger;hesitate to press forward
- 115、畏缩: 畏缩wèisuō (1) 因害怕而退缩 英 recoil in fear;hang back;shrink back
- 116、畏首畏尾: 畏首畏尾wèishǒu-wèiwěi (1) 形容做事胆小,多所猜忌顾虑,畏缩不前 英 be full of misgivings;be frightened all over;be over-cautious
- 117、畏畏缩缩:胆小的样子。不自然、胆怯。
- 118、畏葸不前:解释为畏惧退缩不敢前进的意思。出自宋·魏泰《东轩笔录》。
- 119、畏葸: 畏惧;胆怯。
- 120、惟施是畏:施:通“迤”、“迆”,斜行,这里指斜路。最怕的是走斜路。
- 121、畏威怀德:畏:害怕。畏惧其声威,感念其恩德。形容威德兼备,使人敬畏怀念。
- 122、威畏: 以威势使之畏服。 可惧的威势。
- 123、畏涂: 1.亦作"畏途"。 2.艰险可怕的道路。 3.指危险可怕的地方。 4.犹苦差。比喻可怕而难办的事情。
- 124、视如畏途: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 125、视爲畏途: 语本《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后因以“视为畏途”谓把某一处所或事情看得危险、艰难。清 朱梅崖《答邓副使悔庵书》:“近来 河 务方殷,仕者视为畏途,伏祈执事谨持之为祷。”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本来是人人视为畏途的 铜河,更好像完全化为了地狱。”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9
- 繁体畏
- 五笔LGEU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2) 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畏,惧也。——《广雅·释诂二》畏,恐也。——《广雅·释诂四》不畏不怒。——《列子·黄帝》天明畏。——《书·皋陶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孟子·梁惠王下》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战国策·齐策》然畏愬。——《资治通鉴·唐纪》忧谗畏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巍巍乎可畏。——明· 刘基《卖柑者言》畏其唇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3) 又如:畏威(畏惧权势);畏威怀德(害怕他的威严,怀念他的恩德);畏之如虎(像怕老虎那样害怕);畏天知命(谓知天命,识时务);畏死贪生(害怕死亡,贪恋生存);畏戒(畏惧戒惕);畏附(畏惧依附)(4) 敬;敬服心畏相公。——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5) 又如:畏天恤民(敬畏上天,爱怜下民);畏天悯人(敬畏天命,悯惜世人的困苦);畏伏(敬服);畏俯(犹敬服);畏敬(尊敬;敬重);畏钦(尊敬钦佩);畏爱(敬佩爱戴);畏羡(敬重羡慕)(6) 吓唬 。如:畏语(指恫吓他人的言语)(7) 担心畏有家人来洒扫。——唐· 王建《寒食行》(8) 避开客子常畏人。——三国 魏· 曹丕《杂诗》(9) 憎恶;怨恨畏,恶也。——《广雅》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史记·魏公子列传》(10) 忌妒 。如:畏后生(11) 死,古代指被兵器杀死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吕氏春秋》名词(1) 通“隈”。弯曲处夫角之中,恒当弓之畏。——《考工记》(2) 罪畏,罪也。——《广雅》形容词险恶的畏路不堪论。——吴国伦《得元乘书》 [查看更多]
W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