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祀的词语

  • 76、祀土:祭祀土地神。
  • 77、祀舍: 1.祭祀的房屋,庙宇。
  • 78、祀灶: 祭祀灶神,古代五祀之一。上古祀灶多在夏月。
  • 79、祀天: 1.祭祀天神。帝王郊祭的古礼。
  • 80、祀命:祭祀的命令。
  • 81、祀曲:以酒祭奠。
  • 82、祀灶日:祭祀灶神之日。上古祀灶在夏日。后相传汉宣帝时有阴子方,于腊日晨炊,见灶神出现,遂以黄羊祭祀而获巨富,因以腊日为祀灶日。事见《后汉书.阴兴传》。后世民间旧俗多以旧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为祀灶日。宋范成大《祭灶词》中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及"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诗句即指此。
  • 83、祀仪: 1.祭祀的程式。
  • 84、祀享:祭祀供献。
  • 85、祀田: 1.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
  • 86、祀孤: 1.祭祀孤魂。旧时江南民俗,于特定的节日祭祀无人祭祀的死者。
  • 87、祀坛: 1.古时祭祀时用土筑的平台。
  • 88、祀礼:祭祀的仪礼。
  • 89、祀物: 1.祭祀所用的贡物。多指牺牲之类。
  • 90、祀堂:祭殿。
  • 91、祀典: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祭祀的仪礼。
  • 92、祀牲: 1.祭祀所用的牺牲。
  • 93、祀社:祭祀土神。
  • 94、社祀: 1.同"社祭"。 2.古谓祭祀土地神。
  • 95、赛祀: 1.犹祭祀。
  • 96、羣祀:1.古代大祀﹑中祀以下列在祀典的祭祀。词语出处古代大祀、中祀以下列在祀典的祭祀。《左传·襄公十一年》:“名山名川,羣神羣祀。” 杜预注:“羣祀,在祀典者。”《后汉书·祭祀志中》:“山川百神应祀者未尽,其议增修羣祀宜享祀者。” 清 代有祭群庙、群祠之典。群庙如先医庙、火神庙;群祠如贤良祠、昭忠祠,皆在群祀之列。参阅《清会典·礼部》。
  • 97、羣小祀:1.古代祭祀山林﹑川泽﹑土地之神的名称。 小祀同大典相对而言。更多解释古代祭祀山林、川泽、土地之神的名称。小祀,同大典相对而言。《周礼·春官·司服》:“祭羣小祀则玄冕。”郑玄 注:“羣小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之属。” 贾公彦 疏:“此据地之小祀,以血祭社稷为中祀,貍沉以下为小祀也。”按,祭山林曰貍,以山林无水,故貍之;祭川泽曰沉,以川泽有水,故沉之。
  • 98、群祀: 1.古代大祀﹑中祀以下列在祀典的祭祀。
  • 99、群小祀: 1.古代祭祀山林﹑川泽﹑土地之神的名称。小祀,同大典相对而言。
  • 100、祀麴:以酒祭奠。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示,巳声。“示”常与祭祀有关。本义:祭祀天神)(2) 同本义祀,祭无已也。——《说文》祀,国之大事也。左传·文公二年》五祀。——《周礼·在宗伯》。郑注:“五色之帝。”以雷鼓鼓神祀。——《周礼》。贾公彦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3) 一说指祭祀地神祠,祭也,天祭也。祀,地祭也。——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4) 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祭祀必祝之。——《战国策》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明史·海瑞传》(5) 又如:祀灶(祭灶神。在腊月二十三日,为古代五祀之一);祀南北郊(天子即位后在城南郊外祭天,在城北郊外祭地);祀土(祭祀土地神);祀天(祭祀天神);祀孔(指祭祀孔子的典礼);祀田(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祀社(祭祀土神);祀奉(祭祀供奉);祀典(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祀物(祭祀所用的供物);祀命(祭祀的命令);祀享(祭祀供献);祀孤(祭祀孤魂);祀姑(古代旗帜名)名词(1) 祭神的地方过墓则式,过祀则下。——《礼记》(2) 又如:祀堂(祭殿);祀舍(祭祀的房屋,庙宇);祀场(古代祭祀地神的处所);祀坛(古代祭祀时用土筑的平台)(3) 世,代固有文不传于后祀,声遂绝于天下者矣。——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4) 中国商代对年的一种称呼惟十有三祀。——《书·洪范》(5) 向神或神明供奉动物或植物食物、酒类、香烛或珍贵物品作为祭祀的行为或举动祀,国之大事也——《左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