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绥的词语
- 1、晋绥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敌后抗日军民创建的19个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
- 2、苎绥:指头巾名,用芒心制做的头巾。
- 3、纵绥:追赶败退的军队。
- 4、执绥: 1.谓持绳索登车。 2.借称陪帝王乘车的侍臣。
- 5、正绥: 供人君登车时拉手的绳索。
- 6、镇绥: 1.镇压平定。 2.谓安抚。
- 7、缨绥:亦作'缨绥'。冠带与冠饰。亦借指官位或有声望的士大夫。
- 8、小绥:古代诸侯田猎时所立的旗旌。
- 9、慰绥:抚慰。
- 10、威绥:以威力使之安定。
- 11、妥绥:安定。
- 12、讨绥:讨伐绥靖。
- 13、死绥: 谓军队败退,;将领应当治罪。 效死沙场。 指死于战事者。
- 14、朱绥:红色缨饰。
- 15、时绥:四时安好。旧时书信末端的祝颂语。
- 16、散绥:副绥。御者登车时挽手用的绳索。与君所执的正绥(即良绥)相对而言。
- 17、降绥:降伏安抚。
- 18、缉绥:整治绥靖。
- 19、底绥:安定;平定。
- 20、大绥:古代天子田猎时所建之旌旗。
- 21、绥可:正文:绥可,生女真完颜部首领。
- 22、绥远省:旧省名。1914年设绥远特别区,1928年改设省。1954年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 23、绥德汉: 高大、剽悍、英俊颇有阳刚之气绥德的汉子。
- 24、绥驭: 1.安抚控制。
- 25、绥亿:安定。
- 拼音suí
- 注音ㄙㄨㄟˊ
- 笔划10
- 繁体綏
- 五笔XEVG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糸(mì),从妥,“糸”与丝织品、绳索有关。“妥”表妥当、平安。合起来表示有了这绳索,人就稳妥了。本义:借以登车的绳索)(2) 同本义绥,车中把也。——《说文》负良绥君升所用、又、以散绥升。——《礼记·少仪》子良授太子绥。——《左传·哀公二年》《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我国古代的车马》(3) 又如:执绥(挽住车中绳索);绥绳(执以登车的绳索)(4) 上古五服之一 。古代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其名称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服,服事天子(5) 绥江 。在福建省西部(6) 旧绥远省略称 。1928年设省,1954年撤销(7) 绥州,古州名 。西魏置,在今陕西省绥德县动词(1) 安抚人心以保持平静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时军司马班超留 于寘,绥集诸国。——《后汉书·西域传·序》(2) 又如:绥民(安定人民);绥安(安定);绥定(安定);绥纳(安抚接纳);绥驭(安抚控制);绥养(安定抚养);绥御(安抚统治);绥服(安定顺服);绥集(安辑,安抚和合);绥宁(安定)(3) 临阵退军,向后撤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左传·文公十二年》(4) 制止;止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国语·齐语》形容词(1) 舒缓的绥,舒也。——《广雅》。王念孙疏证:“绥者,安之舒也。”(2) 平安;安好;安泰绥绥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3) 又如:顺颂时绥(书信用语)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