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羞的词语

  • 1、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俗语,谓只要一时不怕羞耻,就可以多日不忍饥挨饿。
  • 2、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基本释义是指人固有的(羞耻憎恶)之心态。出 自《孟子·告子上》。原文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3、一日不识羞,十日不忍饿: 词语解释一日不识羞,十日不忍饿[ yī rì bù shí xiū,shí rì bù rěn è ]⒈  谓只要一时不怕羞耻,就可以多日不忍饥挨饿。亦作:一日不害羞,三日吃饱饭、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引证解释⒈  谓只要一时不怕羞耻,就可以多日不忍饥挨饿。引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便好道大树底下好乘凉,一日不识羞,十日不忍饿。把这羞脸揣在怀里,我还过去。”亦作“一日不害羞,三日吃饱饭”、“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便好道一日不害羞,三日吃饱饭,我们靠手艺的买卖,怎害得许多羞。”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多谢相公,正是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
  • 4、一日不害羞,三日吃饱饭: 词语解释一日不害羞,三日吃饱饭[ yī rì bù hài xiū,sān rì chī bǎo fàn ]⒈  见“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引证解释⒈  见“一日不识羞,十日不忍饿”。
  • 5、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词语解释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bù zhī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⒈  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羞耻的事情。常用以斥责无耻之徒。引证解释⒈  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羞耻的事情。常用以斥责无耻之徒。引宋 欧阳修 《与高司谏书》:“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諫官,是足下不復知人间有羞耻事尔。”国语辞典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bù zhī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⒈  (谚语)​形容人不知廉耻已达极点。引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成语解释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 6、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词语解释⒈  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成语解释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 7、好干好羞: 泛指精美的食物。
  • 8、玉盘珍羞:指盘中盛的精美菜肴。
  • 9、欲遮还羞: 形容女子含羞的样子。
  • 10、与羊谋羞:与羊谋羞,成语,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 11、害羞: 害羞hàixiū (1) 感到不好意思;难为情 例 害羞的少女 英 be bashful;be shy
  • 12、遮羞: 遮羞zhēxiū (1) 掩盖感到羞耻的东西 例 无以遮羞 英 cover up one’s embarrassment; hide one's shame
  • 13、俎羞:指祭祀时呈献的珍馐美味。因置于俎上,故称。
  • 14、馔羞:精美的食品。
  • 15、珍羞:珍美的肴馔。
  • 16、赞羞:指古代祭祀时官员赞助进献供品。
  • 17、猿鹤羞: 谓隐士复出,愧违初志。
  • 18、御羞:汉宫苑名。
  • 19、玉羞:玉食,美食。
  • 20、遗羞:谓留下羞辱。
  • 21、贻羞:使蒙受羞辱。
  • 22、肴羞: 1.美味的菜肴。
  • 23、养羞:储藏食物。《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朱右曾校释:'养羞者﹐蓄食以备冬﹐如藏珍羞。'《礼记.月令》:'﹝仲秋之月﹞群鸟养羞。'郑玄注:'《夏小正》曰:'九月丹鸟羞白鸟。'说曰:'……养也者﹐不尽食也。''南朝宋鲍照《蒜山被始兴王命作》诗:'玄武藏木阴﹐丹鸟还养羞。'一说﹐取所藏之食物。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周颂.酌》'遵养时晦':'《夏小正》所云'丹鸟羞白鸟'﹐'羞也者﹐进﹐不尽食也'﹐养羞则谓取其所藏之食也。'
  • 24、筵羞:酒宴美食。
  • 25、雪见羞: 1.极言其白﹐为雪所不及。
  • 拼音xiū
  • 注音ㄒㄧㄡ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DNF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兼形声。据甲骨文,以手持羊,表示进献。小篆从羊,从丑,丑亦声。“丑”是手的讹变。本义:进献)(2) 同本义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说文》以式法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周礼·宰夫》。注:“庶羞,内羞”。按,内羞,房中之羞也。共其笾荐羞之实。——《周礼·笾人》。注:“荐羞皆进也。”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左传》(3) 又如:羞豆(古代祭祀宴享时进献食物的一种盛器);羞膳(进献食品)(4) 推荐;进用有武德以羞为正卿。——《国语·晋语九》(5) 假借为“丑”。感到耻辱或承之羞。——《易恒》惟口启羞。——《礼记·缁人》无作神羞。——《左传·襄公十八年》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汉· 李陵《答苏武书》(6) 又如:羞怍(羞耻,惭愧)(7) 因惭愧而难为情吾羞,不忍为之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唐· 李白《长干行》一则贾环羞口难开,二则 贾环也不在意。——《红楼梦》(8) 又如:羞蛾(美女的双眉);羞人子(羞答答的);羞杀人(羞死人);羞红(因害羞而脸红);羞脚(因怕羞而不敢向前);羞懒(羞愧)(9) 嘲弄;侮辱那老子信了婆子的言语,带水带浆的羞辱毁骂了儿子几次。——《初刻拍案惊奇》(10) 又如:羞污(玷污);羞戮(羞辱);羞薄(轻视;鄙薄);羞丑(羞辱出丑)(11) 怕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唐· 刘禹锡《赠眼医婆罗门僧》(12) 又如:羞影(怕看影子);羞明名词肴羞未通,女乐罗些。——《楚辞·招魂》祭齐大羹而饱庶羞,贵本而亲用也。——《荀子·礼论》(1) 又如:羞膳(味美的食物);羞味(美味);羞服(饮食和衣服);羞炰(烤熟的肉食);羞鼎(盛有食物的鼎)(2) 熟的食物燕与羞俶,献无常数。——《仪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