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舌的词语

  • 401、徒费唇舌: 徒费唇舌túfèi-chúnshé (1) 白白耗费口舌,解决不了问题 英 waste one's breath;spend one's breath;whistle down the wind (2) ——亦作“徒废唇舌”
  • 402、摇唇鼓舌: 摇唇鼓舌yáochún-gǔshé (1) 指卖弄口才,进行游说或煽动 英 flag one's tops and beat one's tongue;wag one's tongue and speak ill of sb.at his back
  • 403、枉费唇舌: 枉费唇舌wǎngfèi-chúnshé (1) 徒然耗费言词,毫无效果 英 waste one’s breath
  • 404、铜唇铁舌:比喻雄辩的口才。
  • 405、舌剑唇鎗: 见“舌剑唇枪 ”。
  • 406、舌剑唇枪:谓能言善辩﹐言辞犀利。
  • 407、楼护唇舌: 《汉书•游侠传•楼护》:“楼护字君卿,……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谷永(字子云)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后因以“楼护唇舌”为人有辩才的典故。
  • 408、君卿唇舌:亦作“君卿唇舌”。亦作“君卿喉舌”。亦作“君卿舌”。唇,一本作“喉”。
  • 409、焦唇干舌:亦作“焦唇乾舌”。谓忧心如焚,唇舌亦为之干枯。
  • 410、乖唇蜜舌: 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人喜欢的甜言蜜语。
  • 411、鼓唇摇舌: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大发议论 多含贬义。
  • 412、鼓唇弄舌: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
  • 413、鼓唇咋舌: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
  • 414、膏唇岐舌:犹言膏唇拭舌。岐舌﹐谓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 415、膏唇贩舌:犹言膏唇拭舌。贩舌﹐谓卖弄口舌。
  • 416、膏唇拭舌:润滑嘴唇﹐拭净舌头。意谓极力用话语打动人﹐多指谗毁。
  • 417、膏唇试舌: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 418、费唇舌: 费唇舌fèi chúnshé (1) 浪费口舌;费很多话也不易说清;费话 例 同他讲道理,简直白费唇舌 英 waste one’s words;do a lot of explaining
  • 419、泛唇泛舌: 1.亦作"泛唇泛舌"。 2.议论纷纷。
  • 420、翻唇弄舌: 翻唇弄舌fānchún-nòngshé (1) 传闲话,弄是非 例 这是一个翻唇弄舌的小人 英 sow discord
  • 421、斗唇合舌:亦作'斗唇合舌'。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422、调唇弄舌: 1.见"调唇弄舌"。
  • 423、唇槍舌剑:1.见'唇枪舌剑'。
  • 424、唇焦舌干: 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 425、唇枪舌战: 网络定义:形容辩论时言语锋利,争辩激烈。如:劳资双方代表,唇枪舌战,你来我往,僵持不下。舌战,顾名思义即口头交锋。《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可谓妇孺皆知。
  • 拼音shé
  • 注音ㄕㄜ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DD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2) 同本义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说文》兑为口舌。——《易·说卦》心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 又如:舌举(舌翘起而不能动。指理屈词穷);舌挢不下(翘起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的样子);舌刺刺(形容嘴舌不停地说话);舌敞唇穿(舌烂辰破,舌烂唇干);舌簧(巧舌);舌干唇焦(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反复申说、劝道。也作舌敝唇焦)(4) 代指言语云而使舌。人体委与之。——《国语·周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驷不及舌。——《论语·颜渊》(5) 又如:舌辩(能言善辩;争辩);舌摇簧鼓(满嘴胡说;大发议论);舌敝耳聋(指言者舌敝,听者耳聋。意为议论纷繁);舌辨(口才敏捷);舌锋(谓言词犀利);舌人(古代的翻译官);舌端月旦(用言语评论人物);舌剑唇枪(比喻言辞锋利。也作“唇枪舌剑”);舌灿莲花(比喻能言善道)(6) 指畚箕外伸的部分。也泛称舌状物 。如:帽舌;鞋舌;火舌(7) 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遒人以木铎徇于路。——《书·胤征》。孔传:“木铎,金铃木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