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舍的词语

  • 26、舍命全交:幽州人羊角哀夜读,左伯桃冒雪自羌奔郢都,腹饥求宿,羊角哀盛款之,结为兄弟,并亲伴左伯桃赴郢都,天寒风雪交加,左脱衣予羊,冻死荆轲山桑树下。
  • 27、功在不舍:指成功在于不放弃。不要三心二意,一心向目标努力。
  • 28、舍: 1.亦作"舍拚"。 2.舍弃。 3.谓豁出去。
  • 29、取半舍满:果名。 一舍之半。即十五里。
  • 30、交和而舍: 1.两军相对而住扎。 2.两军相对与罢弃。
  • 31、牛舍:用来饲养奶牛、肉牛的房子,根据南北气候条件的不同,可建造半开放牛舍、塑料暖棚牛舍等。
  • 32、牛舍:用来饲养奶牛、肉牛的房子,根据南北气候条件的不同,可建造半开放牛舍、塑料暖棚牛舍等。
  • 33、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1.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2.后来用来比喻同恶势力做斗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 34、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是古代诗词,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 3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篇》
  • 36、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 37、断舍离: 其通常代表的意思为: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如今,“断舍离”已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理念,通过实践断舍离,人们将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适的人生。
  • 38、质舍:古指当铺。
  • 39、中舍: 亦称“中舍人”。
  • 40、子舍: 1.小房;偏室。一说,诸子所居的屋舍。 2.借指儿子;儿女。
  • 41、直舍:古代官员在禁中当值办事之处。
  • 42、指舍: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后以“指舍”用为人子侍亲尽孝的典故。
  • 43、作舍道边: 《诗•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 44、一舍: 古以三十里为一舍。 泛指较远的距离。 指日月星辰运行中所处的一个位置。
  • 45、烟舍: 1.亦作"烟舍"。 2.泛指山乡或江村的住屋。
  • 46、异舍: 1.另外住房。 2.指邻居。
  • 47、野舍: 1.周代天子外出时的住所。 2.村野房舍。
  • 48、义舍:无偿供给行旅食宿的邸舍。
  • 49、用行舍藏: 1.亦作"用舍行藏"。 2.《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谓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
  • 50、用舍: 1.亦作"用舍"。 2.取舍。 3.指被任用或不被任用。 4.见"用行舍藏"。
  • 拼音shě,shè
  • 注音ㄕㄜˇ,ㄕㄜ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FKF
  • 五行

基本释义

shě动词(1) 放在一边;丢开捨,释也。从手,舍声。——《说文》捨,置也。——《广雅》舍车而徒。——《易·贲》(2) 又如:舍手(放开手;放下手);舍置(丢开);舍脸(沉下脸)(3) 放弃;舍弃万物捨此而求生。——《老子》注经传多以舍为之不如舍。——《易·屯》舍命不渝。——《诗·郑风·羔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求则得之,舍者失之。——《孟子·告子上》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韩非子·难二》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资治通鉴》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4) 又如:舍己成人(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舍却(抛开);舍实求虚(放弃实在的东西,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所在);舍拼(舍弃;不顾一切干);舍筏(舍弃渡人的船筏);舍业(放弃学业;舍弃产业);舍己芸人(舍弃自己的田地,去耕耘别人的田地。比喻荒废自己本分内的工作而替他人做事)(5) 废止、停止耕者少舍。——《礼记·月令》。注:“止也。”舍我穑事。——《书·汤誓》。释文:“废也。”舍药物可也。——《左传·昭公九年》。服注:“止也。”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6) 又如:舍业(停止学习)(7) 布施,施舍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儒林外史》(8) 又如:舍个数(在神佛面前许个愿);舍贫(接济穷人);舍宅(施舍住宅作寺院);舍施(施舍)(9) 通“赦”。免罪或免罚;释放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荀子·荣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韩诗外传·卷九》夫人请之,吾舍之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10) 又如:舍禁(解除封山泽的禁令);舍纵(宽赦,放纵);舍眼(睁眼;抬眼)(11) 发,发射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诗·小雅·车攻》(12) 又如:舍拔(发箭);舍放(发射,放射)(13) 另见shèshè名词(1)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2) 同本义舍,市居曰舍。——《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天子赐舍。——《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孟子·离娄上》至舍,四支僵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3) 又如:旅舍(旅馆);舍馆(住所;客舍);舍长(守护客馆的负责人)(4) 房屋(住宅)将适舍。—《礼记·曲礼》。注:“主人家也。”舍之上舍。——《战国策·齐策》。注:“甲第也。”神归其舍。——《鬼谷了·本经阴符》舍南舍北皆春水。——《杜甫《客至》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怀都舍。——《吕氏春秋·察今》(5) 又如:庐舍(简陋的房屋);茅舍(茅屋);舍园(宅内庭院);舍中(家中);宿舍;茅舍;牛舍;校舍;舍匿(用房子藏匿。即“窝藏”)(6) 营寨;营房于是徙舍而走平陵。——《孙膑兵法·擒庞涓》(7) 中国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杜预注:“一舍,三十里。”(8) 公子;少爷 。如:舍人(公子;少爷)代词(1)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屈到舍下暂住,细细请教何如?——《长生殿·弹词》(2) 又如:舍弟(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舍下(谦称自己的居室)动词(1) 置;安置舍相如广成传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 又如:舍匿(窝藏);舍藏(窝藏)(3) 住宿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庄子·山木》(4) 又如:舍次(临时住宿);舍止(停驻,居留)(5) 休息;止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6) 安排住宿少间白至,乘骏马如龙,生另舍舍之。——《聊斋志异·白于玉》(7) 宿营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传·庄公三年》(8) 另见sh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