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议的词语

  • 176、法议:根据法律议罪。
  • 177、发议: 1.产生议论。 2.提出建议。 3.交付讨论。
  • 178、追议:事后评议。
  • 179、调议:议论协调。
  • 180、提议: 提议tíyì (1) 提出供考虑;开会时提出供讨论、决定 例 我提议休会 英 propose;suggest;move (2) 提出的意见 例 我同意这个提议 英 proposal;suggestion;motion
  • 181、弹议: 1.批评议论。
  • 182、大陆会议: 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代表会议。1774年9月5日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后,第二届大陆会议于5月10日在费城召开,通过以武力对抗英国的宣言,建立由华盛顿任总司令的“大陆军”。从此大陆会议成为革命政权机构。1776年7月,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成立美利坚合众国。1781年大陆会议的作用被邦联政府所替代。
  • 183、大议: 1.朝廷集议国家大事。 2.谓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 3.朝廷的重大决策。
  • 184、重议:从重议处。
  • 185、朝议:谓在朝中议政。指朝廷的评议﹑决议。 朝议大夫的省称。始置于隋﹐散官。
  • 186、单议:谓简短的议论。
  • 187、参议:参与谋议。 官名。金军中﹑元明中书省属官,明布政司﹑通政司,清各部,民国初高级军事机关,均置'参议'。
  • 188、边议:守边防敌的意见﹑谋策。汉王符《潜夫论》有《边议》篇。
  • 189、旁议:闲言闲语。
  • 190、罢议: 1.停止论议;罢论。
  • 191、公议儿: 1.方言。犹公份儿。
  • 192、合议制: 与君主专制政体相对。各资本主义国家组成内阁政府,由首相和各部大臣共同商议国事,谓之合议制。 法院审理案件实行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的制度。
  • 193、参政议政: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所具有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项基本职能。
  • 194、参议会: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开始后成立的地方性咨询机构。有省﹑县﹑乡参议会。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为了动员和团结广大民众参加抗日而设立的各级人民代表机关。有边区﹑市﹑县﹑乡参议会。
  • 195、参议院:参议院一般指上议院。上议院是某些国家两院制议会的组成部分。
  • 196、议事堂:古代商议军国大事的殿堂。
  • 197、议贤: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有德行的人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198、议学: 1.谓谋议兴学化民之事。 2.指研究议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的学说。
  • 199、议详:谓提出意见上报。
  • 200、议说:论议辩说。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YQ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2) 同本义议,语也。——《说文》议,谋也。——《广雅》。按,谓论事之宜。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法而不议。——《荀子·王制》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3) 又如:议计(商议合计);议妥(商量妥当);议婚(商谈联姻之事)(4) 评议是非议论证据古今。——韩愈《柳子厚墓志铭》(5) 又如:议勋(评议功勋);议语(谈论)(6) 选择乃议侑于宾。——《仪礼·有司彻》。注:“犹择也。”(7) 又如:议才(选拔人才)(8) 议处;议罪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9) 又如:议状(论罪定刑的文书);议处(清制对有过失的官吏,交吏部拟定处罚办法);议惩(评议罪刑给予惩处);议刑(议罪以定刑)(10) 议论,特指议论政事故圣人议多少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大功言而不议。——《礼记·闲传》(11) 通“仪”(yí)。忖度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昔先王议事以制。——《国语·郑语》。王引之云:“议,读为仪。”博学不可使议世。——《墨子·非儒》。王念孙云:“仪,议古字通。”名词(1) 意见、看法、判断或评价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资治通鉴》(2) 又如:议计(意见和计策);议论风生(比喻能言善道,语辞生动有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