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豆的词语
- 326、笾豆有践:指古代家庭或社会举办重大的喜庆活动,用竹制器皿放满食品,整齐地排列于活动场所。
- 327、笾豆: 笾和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 借指祭仪。
- 328、藊豆: 藊豆biǎndòu (1) 同“扁豆” 英 hyacinth bean
- 329、豍豆:即豌豆。
- 330、豆比: 1.小豆,豆粒。
- 331、豆逼: 1.亦作"豆■"。 2.小豆,豆粒。
- 332、彼年豆蔻:彼年豆蔻就是说那年 、 岁的时光。
- 333、蹦豆儿: 〈方〉①铁蚕豆。②小孩儿。
- 334、北豆腐:食品,豆浆煮开后加入盐卤,使凝结成块,压去一部分水分而成,比南豆腐水分少而硬(区别于‘南豆腐’)。
- 335、冷灰爆豆:在冷灰中爆豆。比喻方法不对,白费力气。或比喻事情凭空突然发生。亦作“冷锅中豆爆”。
- 336、冷锅里爆豆:比喻本已平息的纠纷,口舌等忽然又发作起来。
- 337、爆豆:炒豆子。炒豆子时不断发出爆裂声,常用来比喻响亮而连续不断的枪炮声﹑说话声。
- 338、爆炒豆儿:爆豆。
- 339、豆包: 豆包dòubāo (1) 以甜的红豆糊为馅作成的包子 英 steamed bun stuffed with sweetened bean paste
- 340、豆子帮: 来源于星际争霸的电子竞技比赛,总得第二的军团被称为豆子帮,亚军比冠军拿得多的选手就被称为豆子,来自于韩国。
- 341、银嘴豆瓣: 银嘴豆瓣属豆瓣兰品种。
- 342、豆瓣: 豆瓣dòubàn (1) 豆类去皮后可分开的子叶 英 valve;halves of a bean
- 343、豆瓣儿酱: 豆瓣儿酱dòubànrjiàng (1) 以大豆或蚕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带有豆瓣儿的酱 英 broad bean sauce
- 344、豆瓣酱:豆瓣儿酱 dòubànrjiàng 以大豆或蚕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带有豆瓣儿的酱
- 345、斑豆:一种有斑点的菜豆,是北美洲南部最常见的豆类,在美国及墨西哥西北部均有生长。
- 346、巴豆:植物名。产于巴蜀,其形如豆,故名。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主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等。有大毒,须慎用。
- 拼音dòu
- 注音ㄉㄡˋ
- 笔划7
- 繁体豆
- 五笔GKUF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2) 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豆,古食肉器也。——《说文》卬盛于豆。——《诗·大雅·生民》(3) 又于豆于登。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尔雅》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周礼·考工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4) 又如:豆俎(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豆笾(古代宴会和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皿。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5) 古代容器 。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四升为豆。——《左传·昭公三年》(6) 又如:豆登(古代盛器,亦用作祭器。登似豆而较浅)(7) “豆”假借为“菽”,豆类植物的总称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后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豆》(8) 又如:扁豆;黑豆;豆觞(豆肉觞酒的简称);豆腐饭(旧称家常便饭);豆腐牌儿(卖豆腐的布招);豆糜(煮豆为粥);豆苗(豆的幼苗);豆剖瓜分(比喻疆土分裂);豆秧(豆的幼苗);豆藤(豆类植物中蔓生种的茎杆)(9) 古代重量单位 。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十六黍为一豆。——《说苑辨物》(10) 样子像豆的东西 。如:豆姑娘(小姑娘);豆火(指火小如豆);土豆;豆肉(指一豆所盛之肉)(11) 姓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