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赧的词语

  • 1、羞赧: 羞愧得脸红。形容非常羞愧。
  • 2、色赧: 1.脸红;羞愧。
  • 3、愁颜赧色:面带愁容和愧色。
  • 4、赧报:赧报,汉语词语,读作nǎn bào,意为好消息
  • 5、赧赧:惭愧脸红的样子。
  • 6、赧然一笑:形容难为情的笑。
  • 7、赧面:因惭愧而脸红。
  • 8、赧容:犹赧颜。
  • 9、赧红: 赧红nǎnhóng (1) 因害羞而脸色发红 英 blushing
  • 10、赧献:指周赧王和汉献帝。因皆即位衰世,受制于人,卒致亡国,故并称。
  • 11、赧怍:羞愧。
  • 12、赧怒:谓羞怒。
  • 13、赧赧然:惭愧脸红貌。
  • 14、赧色:惭愧的神色。
  • 15、赧颜:(书)(形)因害羞而脸红。
  • 16、赧然: 赧然nǎnrán (1) 形容难为情的样子,羞愧的样子 例 观其色赧赧然。——《孟子·滕文公下》 例 赧然一笑 例 赧然不能启口 英 embarrassed
  • 17、腼赧:羞愧脸红。
  • 18、赧愧:羞惭。
  • 19、愧赧: 愧赧kuìnǎn (1) 羞愧脸红 英 blush with shame;ashamed and blushed
  • 20、媿赧:因惭愧而面红耳赤。
  • 21、赧汗:谓因羞惭而流汗。
  • 22、赧然汗下:意思是脸上发红,额头流汗,形容十分羞愧。
  • 23、赧颜汗下:脸色发红,额头出汗。形容羞惭的样子。
  • 24、赧颜苟活:形容做了坏事或受到侮辱,含羞带愧、苟且偷生地活着。
  • 25、瘁赧: 1.憔悴赧然。
  • 拼音nǎn
  • 注音ㄋ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FOBC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赤,(fú)声。脸红,故从赤。本义:因惭愧而脸红)(2) 同本义大赧而归,填恨低首。——柳宗元《乞巧文》鬼即赧愧而退。——刘义庆《幽明录》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3) 又如:赧颜(羞惭脸红;惭愧);赧愧(羞惭)(4) 忧惧夫子践位则退,自退则敬,否则赧。——《国语·楚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