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里的词语

  • 851、辑里丝:也称七里丝。产于太湖流域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江苏省吴江县震泽镇一带。因原产地为南浔镇附近的辑里(又名七里),故名。系将土丝加工整理而成的丝绞。在机械缫丝尚未盛行时,曾畅销国内外。
  • 852、绮里季: 1.汉初隐士。"商山四皓"之一。《史记.留侯世家》载:四皓隐居商山,汉高祖征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留侯计,厚礼卑辞,迎请四皓,使辅太子。一日高祖置酒,太子侍,四皓从太子。高祖曰:"羽翼成矣。"遂辍废太子之事。亦省作"绮季"。 2.泛指隐士。
  • 853、千里骥: 犹千里马。喻良才。
  • 854、吉里骨碌: 象声词。
  • 855、叽里呱啦: 叽里呱啦jīliguālā (1) 形容说话声音很高 例 叽里呱啦说个没完没了 英 speak loudly;giggle
  • 856、千里及: 见“千里急 ”。
  • 857、由表及里:指观察分析问题,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 858、记里: 1.标记里程。
  • 859、记里鼓车: 1.见"记里车"。
  • 860、记里鼓: 1.计数里程之鼓。 2.比喻单调刻板的应酬之作。
  • 861、记里车: 1.古代一种能标示道路里程的车子。
  • 862、即里渐里: 1.亦作"即里渐里"。 2.逐渐。
  • 863、方圆几里:方圆为面积描述用语,指定半径范围内的面积 。
  • 864、自伙淘里: 1.方言。意谓在自己人﹑自己的同伴中。
  • 865、慌里慌张: 慌里慌张huānglihuāngzhāng (1)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例 他慌里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英 flurried
  • 866、浣衣里: 晋·嵇绍安葬处。
  • 867、阛里:街巷。
  • 868、槐里月:长安夜月。槐里,古代长安里巷名。
  • 869、油里滑:形容非常狡猾。
  • 870、唏里哗啦: 唏里哗啦xīlihuālā (1) 同“稀里哗啦” 英 rustling sound
  • 871、稀里哗啦: 稀里哗啦xī li huā lā 1.   英 口; 2.  象声词,用来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 例 大雨稀里哗啦泼下来。 英 rustling sound; 3.  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亦称“稀溜哗啦” 英 in disorder; completely smashed;
  • 872、风里杨花:风中的杨花飘忽不定。
  • 873、花里胡哨: 花里胡哨huālihúshào (1) 形容五颜六色,过分鲜艳 例 穿着打扮上,总是花里胡哨的 英 showy;gaudy;garish
  • 874、话里藏阄:话里藏着哑谜儿。
  • 875、话里有话: 话里有话huàlǐ-yǒuhuà (1) 话里包含有另外的意思 英 the words mean more than what they say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2) 同本义裏,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襦在裏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不罹于裏。——《诗·小雅·小弁》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3)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4) 内,中。与外相反裏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5)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连英);里牵绵(指饮酒下肚时,好像腹内忽有厚绵暖着一样)(6) 时候妾身年少里,父母俱倾弃。——宋·佚名《张协状元》(7)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我这里凭阑望,母亲那里倚门悲。——郑德辉《玉粲登楼》(8) 又如:这里,那里;哪里;省里;县里名词(1)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2) 同本义里,居也。——《说文》里,邑也。——《尔雅》。李注:“居之邑也。”里尻也。——《广雅》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于蹶之里。——《诗·大雅·韩奕》赋里以人。——《国语·晋语》。注:“廛也。”以里听者,禄之以里。——《吕氏春秋·怀宠》。注:“闾也。”河洛为王之里。——左思《蜀都赋》。注:“居也。”匪仁里其焉宅兮。——张衡《思玄赋》。注:“里宅皆居也。”将仲子兮,无逾我里。——《诗·郑风·将仲子》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沈既济《任氏传》(3) 又如:里门(乡里的门。古代聚族列里以居,里有里门);里闬(即里门,乡里);里闾(里门,乡里)(4)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尚书大传》古者七十二家为里。——《论语·譔考文》一里八十户。——《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百家为里。——《管子·度地》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韩诗外传》择其贤民,使为里君。——《管子·小匡》(5) 又如:里长(主管一里的人。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尹(里长,里中的长官。即里正);里正图董(乡长、里长一类的人物);里吏(即里尹、里正、里胥)(6) 乡里;家乡;故乡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史记·滑稽列传》黯耻为令,病归田里。——《史记·汲郑列传》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潜《归园田居》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江淹《别赋》(7) 又如:里籍(籍贯);里豪(乡里中豪强的人);里妪(乡村妇女);里门(故里;故乡)(8) 量词。长度单位于三十里。——《诗·小雅·六月》(9) 又如:华里(市里的旧称);里数;里程;里堠(记里程的土堆)(10) 通“理”。地理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里者也。——《说苑·臣术》动词(1) 居住在壄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上》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军社之所里。——《周礼·夏官·量人》里仁而美。——《论语·里仁》(2) 又如:里布(古代的土地税。里,居也;布,钱也);里舍(私人住宅;同乡里人);里仁(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3) 谓计算路程 。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4) 通“理”。治理乃里西土之数。——《穆天子传》形容词通“悝”。忧伤悠悠我里,亦孔之痗。——《诗·小雅·十月之交》语尾助词词同“哩”梅香,你看奶奶做什么里?奶奶看经哩。—— 元· 关汉卿《金线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