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鳞的词语
- 76、栉比鳞臻: 亦作“栉比鳞差”。亦作“栉比鳞臻”。 亦作:栉比鳞差栉比鳞臻
- 77、栉比鳞差: 见“栉比鳞次 ”。
- 78、栉比鳞次: 亦作“栉比鳞差”。亦作“栉比鳞臻”。 亦作:栉比鳞差栉比鳞臻
- 79、云次鳞集:会聚﹔会合。
- 80、玉鳞瑶甲: 喻雪花。
- 81、鱼鳞陈: 即鱼丽阵。
- 82、鱼鳞刀: 刀鞘以鲨鱼皮为饰的宝刀。一般为帝王所用。语本《后汉书•舆服志下》:“佩刀,乘舆黄金通身貂错,半鲛鱼鳞,金漆错,雌黄室,五色罽隐室华。诸侯王黄金错,环挟半鲛,黑室。”
- 83、鱼鳞天:呈现鱼鳞状云的天空。
- 84、鱼鳞杂袭: 见“鱼鳞杂遝 ”。
- 85、鱼鳞杂遝:亦作“鱼鳞襍遝 ”。 亦作“鱼鳞杂袭 ”。纷杂密集貌。
- 86、鱼鳞衣: 如鱼鳞般色彩斑斓之衣。
- 87、鱼鳞襍遝:亦作“ 鱼鳞襍遝 ”。 亦作“鱼鳞杂袭 ”。纷杂密集貌。
- 88、鱼鳞云: 状如鱼鳞的云。
- 89、鱼鳞图: 见“鱼鳞图册 ”。
- 90、鱼鳞松: 一种松树。为常绿大乔木。树冠圆锥形,外皮鳞甲状,叶扁平条形,花单性,球果圆柱形或长圆形。木材轻软细致,纹理直,可作建筑材料和制做器具,或做枕木、电杆等。又可作为观赏树。徐珂《清稗类钞•植物•东三省森林》:“延吉所产之最美者曰黄花松,而鱼鳞松次之,此外则尚有油松、赤松、杉松、果松。”
- 91、一鳞片甲: 见“一鳞半甲 ”。
- 92、一鳞片爪: 见“一鳞一爪 ”。
- 93、一鳞半甲: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陈子昂)一鳞半甲”此系以龙为喻,意谓略有相似之处。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鳞片甲 ”。
- 94、一鳞一爪: 谓龙在云中,时露一鳞一爪,难于见其全貌。 亦作:一鳞半爪 、一鳞片爪
- 95、修鳞养爪:喻保养﹑积蓄战斗力。
- 96、胸有鳞甲:比喻存心险恶。
- 97、胸中鳞甲:比喻存心险恶。
- 98、雾鳞云爪:犹言藏头露尾﹐畏首畏尾。
- 99、蛇行鳞潜: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 100、伤鳞入梦:谓受恩不忘报。
- 拼音lín
- 注音ㄌㄧㄣˊ
- 笔划20
- 繁体鱗
- 五笔QGOH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鱼,粦(lìn)声。本义:鱼甲)(2) 同本义鳞,鱼甲也。——《说文》鳞罗布烈。——扬雄《羽猎赋》鳞浪层层。——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鳞爪飞扬。——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朱鳞大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3) 又如:鳞爪(喻残存、零碎或无足轻重之物);鳞沦(水纹相次连接的样子);鳞接(密接如鱼鳞);鳞萃(荟萃如鱼鳞)(4) 鳞片状物鳞,甲也。——《广雅》其动物宜鳞物。——《周礼·大司徒》(5) 动物学名词。为被覆在动物体表的硬质小形薄片,是一种多样性的构造。如:鳞鼠(野鼠的一种。身有鳞甲,故名)(6) 植物学名词。如:鳞叶(7) 鱼的代称鳞集仰流。——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鳞集,相次也。”呷浪之鳞。——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锦鳞游泳。——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8) 又如:鳞族(鱼类);鳞羽(泛指鱼类和鸟类);鳞物(指鱼类);鳞鸿杳绝(杳无音信);鳞集仰流(鱼群迎向上游。比喻四方之民慕德来归)(9) 有鳞动物的总称鳞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介鳞夏食冬蛰。——《易·主命》(10) 又如:鳞介(泛指有鳞片介甲的水生动物);鳞虫(有鳞的动物)(11) 姓 [查看更多]
L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