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ī lín bàn jiǎ |
注音: | 一 ㄌ一ㄣˊ ㄅㄢˋ ㄐ一ㄚˇ |
词性: | 成语 |
一鳞半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陈子昂)一鳞半甲”此系以龙为喻,意谓略有相似之处。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鳞片甲 ”。
引证解释:
⒈ 此系以龙为喻,意谓略有相似之处。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鳞片甲”。
引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於讽刺,亦有陈拾遗 ( 陈子昂 )一鳞半甲”
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一鳞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国语词典:
比喻事物的片段。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卷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八.杜少陵三》:「唐人以为长于讽刺,得陈拾遗一鳞半甲。」也作「一鳞半爪」。
网络解释:
一鳞半甲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lín
- 注音ㄌㄧㄣˊ
- 笔划20
- 繁体鱗
- 五笔QGOH
- 五行火
(1)(名)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
(2)(形)像鱼鳞的:~茎。
- 拼音bàn
- 注音ㄅㄢˋ
- 笔划5
- 繁体半
- 五笔UFK
- 五行水
(1)(数)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百|~大|~年|~尺|一斗~。
(2)(数)在…中间:~夜|~山腰|~天|~晌。
(3)(副)比喻很少:一星~点。
(4)(副)不完全:~新的楼房|房门~开着。
与一鳞半甲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