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鹅的词语
- 151、鹅口:即鹅口疮。病名。系指满口皆生白斑雪片,咽间叠肿,舌上有白屑如米的病证。
- 152、鹅黄酒:唐杜甫《舟前小鹅儿》诗:"鹅儿黄似酒,对酒爱鹅黄。"后因以"鹅黄酒"泛指好酒。
- 153、鹅膏蕈:一种香菌。
- 154、鹅黄: 鹅黄éhuáng (1) 指淡黄色 英 bright orange
- 155、鹅项懒凳:一种狭长的凳子。因其长似鹅颈且不轻易搬动,故称。
- 156、鹅蛋脸: 鹅蛋脸édànliǎn (1) 脸的上部稍圆,下部略尖,形似鹅蛋 英 oval face;shape of ones face like egg
- 157、鹅蛋石:鹅卵石。
- 158、鹅毳:鹅绒;鹅毛。
- 159、鹅口疮: 鹅口疮ékǒuchuāng (1) 上消化道的一种霉菌病,其特点为口腔内白色斑块形成,斑块常并合成一假膜,尤发生于衰弱的儿童、成人或鸟类,系由白假丝酵母( Candida albicans )所引起 英 thrush
- 160、鹅口白疮: 1.亦作"鹅口白疮"。 2.即鹅口疮。
- 161、鹅雏:小鹅。毛色浅黄。借指酒的颜色。
- 162、鹅雏酒:酒名。
- 163、鹅池: 1.相传为晋王羲之养鹅处。在浙江绍兴戒珠寺前。寺即羲之旧宅。 2.《旧唐书.李愬传》:"自张柴行七十里,比至悬瓠城,夜半,雪愈甚。近城有鹅鸭池,訴令惊击之,以杂其声。"后以"鹅池"为掩袭的典实。
- 164、池鹅夜击: 唐代安·史之乱后,吴元济继李希烈、吴少诚、吴少阳等人之后,割据淮西。
- 165、鹅城:地名。广东惠州的别称。
- 166、鹅陈:战阵名。亦指列阵参战。
- 167、鹅肠:草名。繁缕的别称。
- 168、鹅儿肠:草名。繁缕的别称。
- 169、鹅掌菜: 1.亦作"鹅掌菜"。 2.即昆布。一种藻类,形似鹅掌,故名。
- 170、鹅行鸭步: 鹅行鸭步éxíng-yābù (1) 走路时象鹅和鸭子似的,形容行动迟缓 英 walk look as if duck walk
- 171、鹅步:缓慢而斯文的步态。
- 172、鹅管冰:鹅管石。
- 173、鹅鼻:山谷名。在浙江秦望山。
- 174、鹅鞴:用鹅毛制成的车絥。
- 175、鹅抱:草名。附石而生,作蔓,叶似大豆,其根形似莱菔。可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鹅抱》。
- 拼音é
- 注音ㄜˊ
- 笔划12
- 繁体鵝
- 五笔TRNG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鸟,我声。本义:家禽名。头大,喙扁阔,颈长,尾短。羽毛为白色或黑色)(2) 同本义。鸭科中一明确亚科的鸟 ,亲缘关系是在天鹅和鸭之间,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有一高的稍扁平的嘴,腿中等长,身体通常较鸭大,颈也较鸭长。(3) 如:(4) 鹅骄(形容像鹅一般高傲);(5) 鹅顶椅(靠背高的椅子);(6) 鹅眼(古代钱币名称。魏时所锖);(7) 鹅头(讹头。讹诈,敲竹杠);(8) 鹅项懒凳(狭长的矮凳);(9) 鹅梨角儿(形容像鹅梨一样的发髻);(10) 鹅掌鸭信(鹅趾掌,鸭舌头。可做名菜) [查看更多]
E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