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
拼音: | é kǒu |
注音: | ㄜˊ ㄎㄡˇ |
鹅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鹅口疮。病名。系指满口皆生白斑雪片,咽间叠肿,舌上有白屑如米的病证。
引证解释:
⒈ 即鹅口疮。参见“鹅口疮”。
引宋唐慎微《证类本草·禽·白鹅膏》:“小儿鹅口不乳者,白鹅矢汁灌口中。”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鹅口》:“鹅口白屑满舌口,心脾藴热本胎原。”
字义分解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口
- 五笔KKKK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与鹅口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