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黄的词语

  • 76、竹黄:中药名。也称竹膏。为大竹枝节中的分泌物。 一种竹制工艺品﹐也称翻黄﹐可作果盒﹑文具盒等。
  • 77、中黄: 亦称“中黄伯 ”。古勇士名。 泛指勇士。 古指人体的横膈膜。 指黄道。 指黄帝。 中央。 指中黄子。传说中的仙人。见晋·葛洪《抱朴子•地真》。 黄石脂。 帝王府库名。 泛指腹中。 中营。
  • 78、中黄伯: 见“中黄 ”。
  • 79、中黄门:在宫廷服役的太监。
  • 80、黄春明: 词语解释⒈  小说家。台湾宜兰人。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任编辑。著有短篇小说集《儿子的大玩偶》、《莎哟娜拉,再见》、《我爱玛莉》等。
  • 8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词语解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⒈  螳螂一心一意要吃蝉,而背后的黄雀却正盯着它。比喻只看到前面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害。英covet gains ahead without being aware of danger behind as the mantis stalk the cicade,unaware of the oriole behind;引证解释⒈  螳螂一心捉蝉,不知黄雀在后正打算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引语本《庄子·山木》:“庄周 游乎 雕陵 之樊,覩一异鹊……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覩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 刘向 《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蜋在其后也;螳蜋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后数年,闻 山东 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杀过度,又伏天诛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毛泽东 《质问国民党》:“你们不应该打边区,你们不可以打边区。‘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个故事,是有道理的。”国语辞典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táng láng bǔ chán huáng què zài hòu ]⒈  比喻眼光短浅,只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参见「螳螂搏蝉」条。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槐西杂志十四》:「后数年,闻山东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杀过度,又伏天诛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
  • 82、烟黄:萎黄;枯萎。
  • 83、一朝马死黄金尽: 比喻有朝一日无钱无势。
  • 84、衣黄人: 1.指皇帝。
  • 85、引黄: 1.指奏章前面所附的摘要。因多用黄纸书写,故称。
  • 86、阴黄:暗黄色﹐焦黄色。
  • 87、银黄片: 词语解释⒈  中成药名。功能清热、解毒,对多种细菌和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淋巴结炎、肺炎、疮毒、肠炎等。
  • 88、银黄:白银和黄金。 银印和金印或银印黄绶。借指高官显爵。
  • 89、小黄香: 蜡梅的别名。
  • 90、小黄鱼: 黄鱼的一种。鳞大,身体侧扁,背灰褐色,两侧黄色,鳍灰褐色。是我国主要的海产鱼类之一。
  • 91、小黄门: 汉代低于黄门侍郎一级的宦官。 泛指宦官。
  • 9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词语解释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tiào jìn huáng hé yě xǐ bù qīng ]⒈  谓无辜受累蒙上恶名而无法表白。引证解释⒈  谓无辜受累蒙上恶名而无法表白。引陆文夫 《荣誉》:“不明底细的还以为自己故意虚报,这种冤枉,真是跳进 黄河 也洗不清。”亦作“跳下黄河洗不清”、“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陈登科 《活人塘》三:“蛇咬一口,入骨三分,贼咬一口,跳下 黄河 洗不清。”束为 《好人田木瓜》:“王三宝 一口咬定我收了他的工票,合伙偷粮食,那可害死人了。一辈子没有打过官司,这可要到司法科走一趟了,跳到 黄河 也洗不清啦。”
  • 93、跳进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 94、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词语解释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tiào dào huáng hé yě xǐ bù qīng ]⒈  见“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引证解释⒈  见“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 95、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 96、通黄:很黄;十分黄。
  • 97、田黄石:田黄(Field-yellow stone),简称“田黄”,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两米深的沙层里、呈黄色而得名。
  • 98、田黄: 亦作“田坑石”。
  • 99、跳在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 100、跳下黄河洗不清:谓无辜受累蒙上恶名而无法表白。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MWU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2) 黄色黄,地之色也。——《说文》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绿衣黄裳。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4) 枯黄 。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5) 美好 。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动词(1) 垮掉,坏了事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2) 成熟 。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名词(1) 黄赤色的马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2) 金印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4) 黄河的简称 。如: 治黄;黄泛区(5) 黄帝的略称 。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6)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如:扫黄(7)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8) 指酒 。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9) 指幼儿 。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10) 指老人 。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11) 粪便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12) 牛黄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13) 黄犬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4) 热病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15) 烟叶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