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寇虣: 侵夺劫掠。
  • 2、寇逼:谓侵犯逼近。
  • 3、寇场: 敌军占领的地方。
  • 4、寇抄: 见“寇钞 ”。
  • 5、寇钞: 亦作“寇抄”。
  • 6、寇雠: 亦作“寇仇2”。亦作“寇仇”。 亦作:寇仇2寇仇
  • 7、寇盗: 盗贼。 侵扰劫掠。
  • 8、寇邓: 东汉·寇恂、邓禹的并称。二人皆光武中兴名将。
  • 9、寇敌: 入侵之敌;敌军。
  • 10、寇氛: 敌人的气焰。
  • 11、寇烽: 古时报警烽火之一。
  • 12、寇凫: 野鸭的一种。
  • 13、寇害: 贼寇之害。
  • 14、寇患: 外寇侵掠的祸害。
  • 15、寇奸: 谓寇贼奸宄。
  • 16、寇劫: 指行劫的群盗。
  • 17、寇儆: 同“寇警”。
  • 18、寇境: 敌军占领的地方。
  • 19、寇警: 敌军入侵的警报。
  • 20、寇剧: 强贼大盗。
  • 21、寇丹: [英cutex]染指甲的油。也译作“蔻丹”。
  • 22、寇仇: 寇仇kòuchóu (1)仇人;仇敌 英 enemy;foe
  • 23、寇戎: 1.谓敌军来犯。 2.敌军。 3.匪患与战争。
  • 24、寇战:同外敌作战
  • 25、寇贼: 1.亦作"寇贼"。 2.盗匪;敌寇。
  • 26、寇莱:即寇莱公。
  • 27、寇令:御寇的号令。
  • 28、寇乱:外患与内乱。侵扰。
  • 29、寇暴: 侵夺劫掠。
  • 30、寇难: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 31、寇心:贼心;邪心。
  • 32、寇虐:指残贼凶暴之人。 谓侵掠残害之行。
  • 33、寇勷:谓兵匪祸乱。
  • 34、寇剽:抢劫。
  • 35、寇窃: 1.抢劫;盗窃。 2.引申为非分据有。
  • 36、寇偷:匪寇盗贼。
  • 37、寇掠:侵犯劫掠。
  • 38、寇粮:亦作“宼粮”。敌人的食粮。一本作“宼粮”。
  • 39、寇先:传说中的仙人。尝以钓鱼为业,居睢水旁百馀年。宋景公求其道术,不告,因而被杀。后数十年,踞宋城门,鼓琴数十日乃去。
  • 40、寇雉: 1.鸟名。又名鵽鸠﹑突厥雀﹑沙鸡。 2.清郝懿行谓此鸟浅黄色,文如雌雉,形似鹁鸠。莱阳人名沙鸡。参阅《尔雅义疏.释鸟》。
  • 41、寇脱:通脱木的别名。
  • 42、寇攘: 1.劫掠;侵扰。 2.引申指由兵匪劫掠侵夺所造成的祸乱。
  • 43、寇叛:敌寇﹑叛贼。
  • 44、寇枿:指残匪;匪寇之残馀。
  • 45、寇贾: 东汉·寇恂与贾复的并称。执金吾贾复部将杀人,汝南太守寇恂捕杀之。
  • 46、寇边: 寇边kòubiān (1) 敌人侵犯边境 英 invade the border
  • 47、寇略:侵犯劫掠。
  • 48、寇没:犹攻陷,攻占。
  • 49、寇虏:盗贼;敌人。
  • 50、寇孽:指残匪;匪寇之残馀。
  • 51、寇扰:侵犯,骚扰。
  • 52、寇势:敌军的气势。
  • 53、寇逆:贼寇,叛逆。指叛乱。
  • 54、寇莱公: 即北宋政治家莱国公·寇准。字平仲。
  • 55、寇修酒: 作为犹太教一部分的寇修酒,它是一种按照犹太法律要求生产的葡萄酒。而蔻修这个字本身源自Kashrut,在希伯来语中有“合适”、“正确”,“清洁”的意思。
  • 56、寇不可玩:不能对盗窃的行为放松警惕。

寇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荡寇志:《荡寇志》是中国清代长篇小说名,作者俞万春(1794—1849),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间凡“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
  • 2、借寇恂:  同“借寇 ”。
  • 3、司寇姓: 司寇是源自于中国的一个复姓。
  • 4、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 5、借寇赍盗:《后汉书.寇恂传》载恂曾为颍川太守,颇着政绩,后离任。建武七年光武帝南征隗嚣,恂从行至颍川,百姓遮道谓光武曰:"愿从陛下复借寇赍盗君一年。"后因以"借寇赍盗"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 6、式遏寇虐:遏:阻止;虐:残暴狠毒。阻止坏人为虐作恶。
  • 7、穷寇莫追: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 8、穷寇勿迫:谓对陷于绝境的敌人﹐不要追迫太急﹐以防其拼死反扑﹐造成自己不应有的损失。
  • 9、视如寇仇: 视如寇仇shìrúkòuchóu (1) 寇仇:仇敌。看作仇敌一样 例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英 regard as one's foe
  • 10、无寇暴死:在没有变乱的情况下就死于非命。
  • 11、败寇成王:失败者沦为草寇,成功的人称王称帝
  • 12、穷寇勿追: 穷寇勿追qióngkòu-wùzhuī (1) 对陷入绝境的残敌不要去追。意指避免敌人拼死挣扎,反而陷于不利境地 例 穷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孙子》 英 don't press on a desperate thief;don't push any body to the wall the stag at bay is a dangerous foe
  • 13、养寇自重:故意放着敌人不打,故意留着敌对势力或对立面,以此使自己的地位变得重要。
  • 14、视为寇仇:视:看待;寇仇:仇敌。像仇人一样看待
  • 15、借寇兵,赍盗粮: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 16、归师勿掩,穷寇勿追: 词语解释⒈  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 17、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谚语,意思是指对回兵之敌不可阻挡,对走投无路之敌不可过分追逼。

寇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避寇: 1.亦作"避宼"。 2.谓为免遭寇盗侵害而避居他处。
  • 2、兵寇:敌兵或乱兵的侵扰。 乱兵和贼寇。
  • 3、逋寇:逃寇,流寇。
  • 4、草寇: 草寇cǎokòu (1) 出没于山地的强盗 英 robbers in the mountain
  • 5、尝寇:试探敌人的强弱。
  • 6、雠寇:犹仇敌。
  • 7、盗寇:犹盗匪。
  • 8、敌寇: 敌寇díkòu (1) 武装入侵的敌人 英 damned invader
  • 9、犯寇: 遭到侵犯。
  • 10、伏寇:暗藏的仇敌。
  • 11、梗寇: 1.作梗入寇。
  • 12、害寇:为害的盗贼。
  • 13、借寇:《后汉书.寇恂传》载恂曾为颍川太守,颇着政绩,后离任。建武七年光武帝南征隗嚣,恂从行至颍川,百姓遮道谓光武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 14、鲸寇:大盗。
  • 15、剧寇:犹剧贼。
  • 16、聚寇:聚集起来的盗寇。
  • 17、暴寇:强暴的敌人。
  • 18、边寇:侵犯边疆的敌寇。
  • 19、反寇:谋反的贼寇。
  • 20、海寇: 海盗。
  • 21、积寇: 1.犹惯匪。
  • 22、强寇: 强大的敌寇。
  • 23、进寇:犹进犯。
  • 24、流寇: 流寇liúkòu (1) 到处流窜的盗匪 英 roving bandit (2) 流动不定的叛乱者 英 roving rebel bands
  • 25、蛮寇:蛮邦强徒。
  • 26、内寇: 1.谓国内变乱。 2.指外敌入侵。
  • 27、拟寇:犹御寇。
  • 28、蹑寇: 1.追击敌寇。
  • 29、骑寇:骑马入侵之寇。
  • 30、潜寇:暗中偷盗。
  • 31、侵寇:侵犯,入寇。
  • 32、勍寇:强敌。
  • 33、穷寇: 穷寇qióngkòu (1) 走投无路的贼寇,泛指残敌 例 穷寇勿追 英 hard-pressed enemy;tottering foe
  • 34、稔寇: 1.恶贯满盈的敌人。
  • 35、入寇: 入寇rùkòu (1) 入侵;以征服或虏掠为目的的窜犯 例 倘吴、蜀入寇,如之奈何?——《三国演义》 英 invade
  • 36、山寇: 旧时称占山为王的强人。
  • 37、生寇:活的敌人。
  • 38、隃寇:传说中的奇兽名。
  • 39、司寇: 司寇sīkòu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司法和纠察的长官 英 minister of justice (2) 姓 英 surname
  • 40、死寇: 指顽敌。
  • 41、宿寇:惯匪。
  • 42、速寇:招致盗匪。
  • 43、通寇:勾结贼寇。
  • 44、土寇: 旧时对地方上的反叛者或起义农民的蔑称。
  • 45、玩寇:犹言消极抗敌。
  • 46、翫寇: 1.轻视敌寇。语本《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 2.引申为助长寇势。
  • 47、倭寇: 倭寇Wōkòu (1) 指元末到明中叶多次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强盗 英 Japanese pirates
  • 48、响寇:即响马。
  • 49、凶寇:强敌。
  • 50、养寇:谓姑息纵容盗寇。
  • 51、祅寇: 1.犹盗寇。
  • 52、夷寇:指外族入侵的战祸。
  • 53、遗寇:残寇。
  • 54、蚁寇:亦作'蚁寇'。 犹言小寇﹐乌合之众。
  • 55、游寇:流寇。
  • 56、余寇:残馀的寇敌。
  • 57、御寇: 即列御寇。相传为战国·郑人,属道家者流。 抗击敌寇。御,通“御 ”。参见:御寇
  • 58、粤寇:清朝统治阶级对太平天国起义者的污蔑之辞。
  • 59、造寇:作乱。
  • 60、贼寇:强盗,寇盗。
  • 61、赭寇:清代统治阶级对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军的诬蔑性称呼。
  • 62、外寇: 外寇wàikòu (1) 指入侵的外敌 例 抗击外寇 英 foreign invader
  • 63、日寇:抗战期间因日本人强行侵略我国的行为与强盗无异,而称之为「日寇」。
  • 64、小司寇:周官名。司寇的属官﹐为司寇的副贰。见《周礼.秋官.小司寇》。参见"五大夫"。
  • 65、野司寇:官名。掌郊野之诉讼及管理所征发的徒役。
  • 66、成王败寇: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 67、负乘致寇: 典出《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孔颖达疏:"乘者,君子之器也。负者,小人之事也。施之于人,即在车骑之上而负于物也,故寇盗知其非己所有,于是竞欲夺之。"意思是卑贱者背着人家的财物,又坐上大马车显耀,就会招致强盗来抢。后以"负乘致寇"谓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
  • 68、赍粮藉寇:语本古谚'赍盗粮,借或作藉 贼 或作寇 兵'。
  • 69、齎粮藉寇: 语本古谚“齎盗粮,借(或作藉)贼(或作寇)兵”。清 夏燮《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是国家正供之入,适足为齎粮藉寇之资。”参见“齎盗粮”。
  • 70、出车殄寇:出征消灭敌寇。
  • 71、落草为寇:一个好好的正道人,离开社会,流落到山林草莽,成为贼寇。。
  • 72、山木自寇: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 73、败者为寇: 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贼寇。
  • 74、反掖之寇:掖:同“腋”;寇:敌人;反掖:反于腋下,从内部叛变。指从内部叛变的敌人。
  • 75、拥兵玩寇:掌有军队却不能将敌人消灭。
  • 76、秋官司寇:中国古代主刑狱之官。
  • 77、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词语解释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chéng zé wéi wáng,bài zé wéi kòu ]⒈  旧谓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反映了以成败论人的观点。引证解释⒈  旧谓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反映了以成败论人的观点。引孙中山 《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演讲》:“中国 歷史上有一习惯,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但近代文明国家,不是如此。”亦作“成则为王,败则为虏”、“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五折:“我成则为王,败则为虏,事已至此,惟求早死而已。”虏,俘虏。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成语,贼者,流着之王,王者,不流之贼也,要说得简单一点,那就是‘坐寇’。”亦省作“成王败寇”。 柳亚子 《题<太平天囯战史>》诗:“成王败寇漫相呼,直笔何人纵 董狐。”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寇组词,寇的组词,寇字怎么组词,寇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寇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寇字在开头的组词有56个,寇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7个,寇字在结尾的组词有77个。
  • 拼音kòu
  • 注音ㄎㄡ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PFQC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宀(mián),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从元(人),从攴(pū),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本义:入侵;侵犯)(2) 同本义寇,暴也。与败贼 同义(朋侵)。——《说文》寇贼奸宄。——《书·舜典》。传:“群行攻劫曰寇。”郑注:“强取为寇。”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文公七年》大兵不寇。——《吕氏春秋·贵公》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吐蕃发十万兵寇 西川。——《资治通鉴》(3) 又如:寇戎(来犯的敌军);寇虐(侵掠残害之行)寇钞(攻劫掠夺);寇剽(抢劫);寇钞(亦作“寇抄”。劫掠);寇攘(劫掠;侵扰);寇窃(抢劫;盗窃)(4) 砍伐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庄子·人间世》名词(1) 入侵者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2) 敌人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者。——《资治通鉴》(3) 贼兵,敌军在宋城上而待 楚寇矣。——《墨子·公输》今寇众我寡。——《资治通鉴》(4) 又如:寇乱(外寇与内乱。兵起于外为寇,起于内为乱)(5) 盗匪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6) 又如:寇逆(贼寇,叛逆);寇劫(指行劫的群盗);寇戎(匪患与战争);寇奸(寇贼奸宄)(7)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