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番案:翻案。
  • 2、番邦: 番邦fānbāng (1) 旧指外国或外族 英 foreign country
  • 3、番饼:旧时对流入我国的外国银元的俗称。
  • 4、番舶: 1.旧称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船。
  • 5、番部:指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亦指外国。《宣和画谱.胡瓌》载五代胡瓌有《番部牧马图》﹑《番部射雕图》等。
  • 6、番菜: 番菜fāncài (1) 旧指西餐 英 European food
  • 7、番昌:昌盛。
  • 8、番陈:更番列阵。
  • 9、番沉:沉香的一种。
  • 10、番次: 1.依次。 2.分批轮流。
  • 11、番代:轮流更换。
  • 12、番第:轮番的次第。
  • 13、番蚨:番银。
  • 14、番更:轮值巡夜。
  • 15、番瓜: 番瓜fānguā (1) 〈方〉南瓜 英 pumpkin
  • 16、番官: 1.隋唐时典仪礼唱赞官员的别称。 2.外国的官员。
  • 17、番汉: 1.外族与汉族。 2.外族的汉子。
  • 18、番号: 番号fānhào (1) 部队的编号 英 unit designation
  • 19、番户: 1.唐时谓被赦免过一次的官奴﹑官婢。 2.清时称少数民族已编入户籍者。
  • 20、番悔:反悔。
  • 21、番货:旧称进口的物品。
  • 22、番祸:外族入侵之祸。
  • 23、番假:轮流放假。
  • 24、番匠:唐代官府手工业中轮班服役的工匠。唐工匠应在官府手工业服番役二十日,较隋役期短。又名短番匠。唐官府手工业主要使用的是这种无偿劳动的番匠,有偿劳动的明资匠﹑巧儿匠占极少数。番匠在官府工少匠多时可以钱代役。
  • 25、番蕉: 1.铁树的别名。参阅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
  • 26、番椒:中药上指辣椒。
  • 27、番教:轮番操练。
  • 28、番进:轮番进攻。
  • 29、番君:指秦代番阳令吴芮。
  • 30、番客: 1.指客居中国的外族人或外国人。 2.指客居南洋的中国人。
  • 31、番快: 1.番子;捕快。
  • 32、番罗: 1.罗纱的一种。
  • 33、番茂:茂盛。
  • 34、番目:旧称西藏的藏族官员。
  • 35、番奴: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人为奴仆者。
  • 36、番婆:是台湾,以及闽南广东一带的方言,主要意思是代指“外国女性”。与“番鬼佬”是属于同一个层面的意思。
  • 37、番情:外国或少数民族政权的国情。
  • 38、番然:省悟貌。
  • 39、番入: 1.轮流进入。
  • 40、番茹: 1.即番薯。
  • 41、番僧:即喇嘛僧。指西番之僧。
  • 42、番商:指少数民族商人或外国商人。
  • 43、番社:指高山族的村社。
  • 44、番身: 1.翻身。
  • 45、番使: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的使者。
  • 46、番守:看守。
  • 47、番手:明清时缉捕罪犯的差役。
  • 48、番首:番人头目。
  • 49、番书:指少数民族或外国的文字。亦指用此种文字所写的文件﹑书信等。
  • 50、番薯: 番薯fānshǔ (1) 〈方〉甘薯 英 sweet potato
  • 51、番薥: 1.即番薯。详"番薯"。
  • 52、番藷: 番藷fān shǔ (1) 〈方〉甘薯 英 sweet potato
  • 53、番戍:轮流戍守。
  • 54、番寺: 1.喇嘛教的寺庙。
  • 55、番蒜:芒果的别名。详"芒果"。
  • 56、番摊:赌博的一种。
  • 57、番伪: 1.外族与依附外族的汉人。
  • 58、番僞: 1.外族与依附外族的汉人。
  • 59、番文: 1.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的文字材料。
  • 60、番下:唐代府兵定期轮流到京师担任宿卫期满归来之称。
  • 61、番杏:番杏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茎直立,卵状叶片,花呈黄绿色,陀螺型果实。别名:法国菠菜、新西兰菠菜。
  • 62、番休: 1.轮流休息。
  • 63、番修:翻修。
  • 64、番学:古代供外国留学生就学的学堂。
  • 65、番鸭:动物名。雁鸭目。原产于秘鲁,嘴脚呈红色或黑色,外形上与普通本地鸭相似,但体形较大。可分为正番鸭与土番鸭两种。
  • 66、番阳:脉病名。
  • 67、番役: 1.轮番服役。 2.明清时缉捕罪犯的差役。
  • 68、番夷:旧指边境的少数民族。
  • 69、番异:犹翻供。
  • 70、番易:轮流替换。
  • 71、番阴:脉病名。
  • 72、番银: 1.外国银元。
  • 73、番用: 1.更换使用。
  • 74、番语: 1.少数民族或外国的语言。
  • 75、番芋:即番薯。
  • 76、番枣: 1.无漏子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无漏子》。
  • 77、番皂:即番子。
  • 78、番阵:指少数民族或外国的军队。
  • 79、番纸: 1.古时纸之量词为番,故称供书写用的缣帛为番纸。
  • 80、番直: 1.值勤。
  • 81、番捉:抓人的差役。
  • 82、番字: 1.即番文。
  • 83、番族:旧称少数民族。《宣和画谱.胡瓌》载五代胡瓌有《番族牧马图》。
  • 84、番乐:少数民族或外国的音乐。
  • 85、番上: 1.唐代府兵定期轮流到京师担任宿卫之称。
  • 86、番降:即降真香。香木名。
  • 87、番仔:'1、旧指原住民;
  • 88、番佛:旧时对外国银元的俗称。主要指有人头像的西班牙"本洋"。
  • 89、番氓:旧时对少数民族普通民众的称呼。
  • 90、番茄: 番茄fānqié (1) 又叫西红柿。一种番茄属植物;为取其果实而广泛栽培,叶偶数羽状,花黄色 英 tomato
  • 91、番落: 1.少数民族聚居之处。 2.指少数民族。
  • 92、番阏: 1.篱笆编筑成的围墙。
  • 93、番宿:轮班值夜。
  • 94、番塞:指与少数民族或外国交界的要地。
  • 95、番校:指捕役。
  • 96、番禺: 番禺Pānyú (1) 县名。在广州市南郊 英 Panyu county
  • 97、番人:指少数民族或外国人。 即番当。
  • 98、番子: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人。 明清时缉捕罪犯的差役。明代役长称档头,下有番子数人为干事。清代番子,由协领官统率,归刑司指使,司缉捕刑杖。另有户司番子,司照料贡物。
  • 99、番番:一次又一次。次次;事事。参看'番番是福'。
  • 100、番石: 1.滑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滑石》。

番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别番倒:犹摔倒。
  • 2、铁番竿: 1.指元代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铁幡竿岭上所树的铁旗杆。高数十丈。山下有铁竿渠﹐山洪暴发时﹐渠水泛滥。元时树此竿﹐以示镇压水患。
  • 3、满番汗:即古沛水。距鸭绿江入海不远处。
  • 4、烤番薯: 烤白薯,也叫烤番薯、煨番薯、烤地瓜、烤苕,是中国街边小吃之一,历史悠久,尤其常见于冬天。
  • 5、西番莲: 缠绕草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花有黄、粉红等颜色,浆果黄色。全草可入药。 大丽花。
  • 6、十番鼓: 十番鼓shífāngǔ (1) 一种民间音乐,乐队由十种乐器组成,包括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英 Chinese folk music of ten instruments
  • 7、交番仗:值班的兵卫。
  • 8、三番子: 指在帮会中的人。传说首立帮会者姓潘,“潘”字拆开是“三番”二字,故有此称。
  • 9、数番家:几次。
  • 10、十番乐: 一种民间音乐,乐队由十种乐器组成(包括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通称十番锣鼓,简称十番。
  • 11、定番色: “定番色”即与某种物品相对应的比较固定的颜色,如匡威长青款中黑色鞋紫色鞋等。
  • 12、无番和: 和牌后,数不出任何番种分。
  • 13、三番两次: 屡次,多次。
  • 14、部队番号:按照部队的性质、编制序列授予的部队名号。
  • 15、瀽瓮番盆: 1.形容雨下得很大。
  • 16、大根番薯:中国台湾的二人男子表演组合,表演名称为“大根番薯Live Show”。
  • 17、胡啼番语:胡、番:古时指外族或异域。旧时指外族或外国的语言。
  • 18、三番五次: 三番五次sānfān-wǔcì (1) 屡次。也说“三番两次” 英 time and again;so many times
  • 19、十番显见: 十番显见出自《楞严经》的注疏,初见于明朝交光真鉴大师的《楞严经正脉疏》,是佛陀通过十次比喻来开示我们能看到东西那个见的本质。
  • 20、三番四覆:  亦作“三番四复 ”、“三番两复 ”。形容反复无常。
  • 21、一番作为: 有所作为。
  • 22、一番事业: 指一个人通过努力做出的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且引起较大反响的活动和行为的总称。
  • 23、三番四复:  见“三番四覆 ”。
  • 24、一番情趣:指在某种场合的一种特殊感受。
  • 25、三番两复:  见“三番四覆 ”。
  • 26、轮番而治:《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意为治国主要以道德来感化,而不靠残酷的刑罚来慑服。
  • 27、三番四次:反复无常。
  • 28、二十四番风: 即二十四番花信风。
  • 29、吐鲁番盆地:吐鲁番盆地(Turpan Basin)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范围以吐鲁番市为主,50140平方千米。
  • 30、小番子闲汉: 差役的耳目、帮手。
  • 31、漏鼓移则番代: 漏鼓移则番代lòugǔ yí zé fāndài (1) 过了一更鼓时间就轮流替换。漏,古代用滴水以计时间的器具,名铜壶滴漏。鼓,打更的鼓。番代,轮换 英 take turns as drum beat to announce the watches at night
  • 32、二十四番花信: 即二十四番花信风。
  • 33、二十四番风信: 即二十四番花信风。
  • 34、二十四番花信风: 即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计二十四候,每侯应以一种花的信风。每气三番。小寒:梅花、山茶、水仙;大寒:瑞香、兰花、山矾;立春:迎春、樱桃、望春;雨水:菜花、杏花、李花;惊蛰:桃花、棣棠、蔷薇;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清明:桐花、麦花、柳花;谷雨:牡丹、酴醾、楝花。参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宋·程大昌《演繁露•花信风》、宋·王逵《蠡海集•气候类》。一说,每月有两番花的信风,一年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见明·杨慎《二十四番花信风》引南朝·梁元帝《纂要》。

番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北番: 1.亦作"北蕃"。 2.指北方契丹族及其所建之辽国。
  • 2、此番:这次。
  • 3、当番:轮流;轮值。
  • 4、攧番: 1.同"攧翻"。
  • 5、颠番:犹翻转。
  • 6、迭番:轮番,交替。
  • 7、丢番:放倒。
  • 8、短番: 1.谓短期轮班服役。
  • 9、翻番: 翻番fānfān (1) 数量成倍增长 例 产量翻番 英 double the original capacity;make twice as much
  • 10、放番: 亦作“放番”。
  • 11、更番: 更番gēngfān (1) 轮流,替换 例 淫虐的雨,凄厉的风和肃杀的霜雪更番的来去。——《一种云》 英 by turns;alternately
  • 12、交番: 轮流值班。
  • 13、轿番:轿夫。
  • 14、今番: 今番jīnfān (1) 这次;此次;这回 英 this time
  • 15、凯番: 1.阿拉伯语Kafan的音译,亦译作"开番",意为寿衣,伊斯兰教指殓服或裹尸的白布。
  • 16、轮番: 轮番lúnfān (1) 轮流交替 例 敌机轮番轰炸 英 in turns; by turns
  • 17、旗番:缉捕罪犯的差役。
  • 18、前番: 上次。
  • 19、驱番: 见“驱翻 ”。
  • 20、摊番: 赌博的一种。
  • 21、吐番:  
  • 22、卧番: 1.亦作"卧番"。 2.谓将牲畜翻倒(以便屠宰)。多见于元人杂剧。
  • 23、掀番:翻转,推翻。
  • 24、押番:宋代禁军中比兵高一级的军士。
  • 25、者番:这番;这次。
  • 26、诸番: 1.旧时指西北边境各少数民族。
  • 27、传番:命令。
  • 28、边番:指边地的少数民族。
  • 29、和番: 1.亦作"和蕃"。 2.古指中原王朝与外族﹑外国修好。 3.犹和亲。
  • 30、八番: 元代对居住于今贵州省·贵阳、惠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包括小龙番、大龙番、卧龙番、程番、洪番、方番、石番和卢番。
  • 31、长番: 1.唐代府兵制中﹐无更代的长期兵役。
  • 32、分番: 1.轮流。 2.指轮值。
  • 33、过番:方言。旧时闽南人称到南洋谋生。
  • 34、老番:旧时群众对外国殖民主义侵略者之称。
  • 35、连番:接连几次;多次。
  • 36、三番: 1.轮流三次。 2.三组。
  • 37、上番:初番;头回。多指植物初生。
  • 38、生番: 生番shēngfān (1) 旧时对未开化民族的轻蔑称呼 英 uncivilized nation;savage tribe
  • 39、十番: 见“十番鼓 ”。
  • 40、四番: 1.四方边境的藩国。 2.四次。
  • 41、通番: 1.与海外往来。 2.与外国或外族相勾结。
  • 42、土番: 犹土著,土人。指世居本地的人。含轻视意。 即吐蕃。
  • 43、外番:指外国或外族。
  • 44、西番: 1.见"西蕃"。
  • 45、下番: 1.谓在酒楼中当值陪侍酒客的官妓。 2.指偏远的少数民族。对上国而言。
  • 46、小番: 旧时泛指外国的或国内少数民族的文武官员及兵卒。
  • 47、一番: 一回;一次;一阵。 一种;一类。 一张;一片。 副词。犹一边;一面。表示一个动作与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 48、新番:本来新番的原意是新的影视节目的意思,但由于新番这词是属日本影视界所特有,且由于日本影视界中以日本动漫最为热门,所以新番可以说就是新番动漫的代名词。
  • 49、数番:几次。
  • 50、旧番:旧番指的是相对现在而言过去的动画。
  • 51、弃番:在天朝意思在天朝的意思为放弃番组的意思,日语中把节目写作番组。也就是说番组就是节目的意思。
  • 52、粗十番: 1.合奏乐名。纯用十种打击乐器合奏。又称素十番。
  • 53、定西番: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双调,正体三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平韵间仄韵。又有四十一字者,前后段皆平韵。参阅《词谱》卷二。
  • 54、翻一番:增加一培。
  • 55、钱滚番: 网络热词,形容番茄价格一路飙升,超出合理范围。
  • 56、吐鲁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地级市
  • 57、半唐番: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知半解。
  • 58、细十番:即十番鼓。合奏乐名。由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乐器组成,可奏各种乐曲。
  • 59、素十番:合奏乐名。纯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乐器演奏的十番鼓。以其不加用丝竹乐器,故名。
  • 60、白达番: 土族别称。
  • 61、几次三番: 多次,一次次。
  • 62、两次三番: 屡次,多次。
  • 63、粗细十番: 1.一种锣鼓与丝竹兼用的合奏乐名,起于明末,盛行江南,今仍流行于福建﹑江苏﹑浙江等地。十番即十番鼓,又称十番锣鼓,又有十不闲﹑十样锦等名称。
  • 64、掂量一番: 一回;一次;一阵等。
  • 65、两头和番: 谓两面拨弄、搅和。
  • 66、屡次三番: 屡次三番lǚcì-sānfān (1) 形容次数很多 例 我屡次三番提醒他要谨慎 英 oftentimes;over and over again
  • 67、收入翻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 68、二次三番:蕃:遍数。不止一次,反复的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番组词,番的组词,番字怎么组词,番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番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番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25个,番字在中间的组词有34个,番字在结尾的组词有68个。
  • 拼音fān,pān
  • 注音ㄈㄢ,ㄆㄢ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OLF
  • 五行

基本释义

fān动词(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野兽的足掌和爪,下面的“田”象兽足踩出的印子。①本义:兽足。②更替,替代,轮流)(2) 更替,轮值顿兵一万,番代往来。——《北史·贺弼传》漏鼓移则番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3) 又如:番代(轮流更换);番休(轮流休息);番更(轮流巡夜)(4) 用同“翻” 。如:番将转来(翻转过来);番修(翻修);番身(翻身)量词(1) 次,回迭为三番。——《列子·汤问》(2) 又如:几番风雨;番把(几次);番番是福(每件事都吉利)(3) 种 。如:别有一番天地;别有一番滋味;一番江水一番鱼(4) 片;枚;块宫中造清思院新殿,用铜镜三千片,黄白金薄十万番。——《旧唐书》(5) 古代计算纸张的单位秩满归,吏以纸万番赆之, 暹为受百番。——《新唐书》(6) 倍 。如:翻番;翻了一番形容词(1) 旧时对西方边境各少数民族和外国的称呼 。如:番西(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番钱(外族钱币);番王(少数民族的领袖);番客(指客居中国的外族人或外国人;或客居南洋的中国人)(2) 通“蕃”。草木茂盛子子孙孙,永永番昌。——汉《白石神君碑》名词(1) 通“藩”。篱笆抗折其貌以象墁(màn以泥茨涂屋)茨番阏(è雍塞)也。——《荀子·礼论》。杨倞注:“番,读为藩。藩篱也。”(2) 另见pānpān名词(1) 姓皇父卿士,番维司徒。——《诗·小雅》(2) 另见fān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