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官
拼音:fān guān
注音:ㄈㄢ ㄍㄨㄢ

番官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隋唐时典仪礼唱赞官员的别称。 2.外国的官员。

引证解释:

⒈ 隋唐时典仪礼唱赞官员的别称。

《旧唐书·职官志二》:“隋太常、鸿臚二寺,皆有赞者,皇朝因置之,隶门下省,掌赞唱,为行事之节。分番上下,谓之番官。”

⒉ 外国的官员。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如今就差一番官,率领部从,写书与汉天子,求索王昭君与俺和亲。”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麻里鲁》:“若番官没,其妇再不嫁於凡夫。”
《说岳全传》第十五回:“一日老狼主登殿,当有番官上殿啟道:‘军师回来了。’”

字义分解

  • 拼音fān,pān
  • 注音ㄈㄢ,ㄆㄢ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OLF
  • 五行

fān

1. 遍数,次,回:三番五次。

2. 轮流更代:轮番。更(gēng )番。

3.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番邦。番茄。番薯。

4. 倍:产量翻了二番。

pān

1. 〔番禺〕地名,在中国广东省。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NHN
  • 五行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