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威仪
hàn guān wēi yí
ㄏㄢˋ ㄍㄨㄢ ㄨㄟ 一ˊ
生僻成语
汉官威儀
HGWY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出处: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语法:
汉官威仪作宾语;泛指正统的皇家礼制。
示例:
惟兹梨园子弟,犹存汉官威仪。(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
英语:
the stately manner of the Han official
- 1、然妖氛惑人泛滥,衣冠尚待重整,吾等汉家儿女,唯服先贤衣裳,奔走呼号,以图复见汉官威仪。
- 2、张角笑着看了眼司马直,瞧他那副正气凌然的样子还真有些汉官威仪,便问道“老先生,今日我们要去拜访“酒仙庄”。
- 3、有些人参赛时甚至把自己打扮得像个义和团员,感觉这就是中国文化,是“中华衣冠”,是“汉官威仪”。
- 4、我们知道汉代的服饰,贵族和官员是要戴冠的,高高的冠,宽宽的衣,峨冠博带,是所谓汉官威仪。
- 5、不少人打扮得一如戏剧中的武生,一身夜行衣,帽子上还有一个绣球,以为这就是汉官威仪。
- 6、即使有人穿,那也是一些讲究“汉官威仪”的大人。
字义分解
- 拼音hàn
- 注音ㄏㄢˋ
- 笔划5
- 繁体漢
- 五笔ICY
(1)(名)朝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刘邦所建。参看〔西汉〕、〔东汉〕。
(2)(名)后汉。
(3)(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所建的政权(1360—1363)。
(4)(名)汉族:~人|~语。
(5)(名)男子:老~|好~|英雄~|彪形大~。
(6)(名)指银河:银~。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官
- 五笔PNHN
- 五行木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
与汉官威仪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