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竹
拼音:hàn zhú
注音:ㄏㄢˋ ㄓㄨˊ

汉竹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竹的一种。

引证解释:

⒈ 竹的一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竹》:“永昌汉竹,可为桶斛。”
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永昌有汉竹,一节受一斛。”

网络解释:

汉竹

  • 汉竹,读音hàn zhú,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竹的一种,出自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竹》。
  • 字义分解

    • 拼音hàn
    • 注音ㄏ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ICY

    (1)(名)朝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刘邦所建。参看〔西汉〕、〔东汉〕。

    (2)(名)后汉。

    (3)(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所建的政权(13601363)。

    (4)(名)汉族:~人|~语。

    (5)(名)男子:老~|好~|英雄~|彪形大~。

    (6)(名)指银河:银~。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TGH
    • 五行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