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郭碑:《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卒,〕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后因以'郭碑'称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碑文。
  • 2、郭郛:外城。
  • 3、郭门:外城的门。
  • 4、郭李: 1.后汉郭太﹑李膺的并称。 2.唐郭子仪﹑李光弼的并称。
  • 5、郭申:后汉郭太﹑申屠蟠的并称。二人隐居不仕,终免宦官反党锢之祸。
  • 6、郭邑: 1.陵邑。 2.城邑。
  • 7、郭围:外城边沿。
  • 8、郭公: 1.布谷鸟的别称。布谷鸣声如呼"郭公",故称。 2.傀儡。
  • 9、郭索:螃蟹爬行貌。亦指蟹爬行时的声音。 借指蟹。 颤抖貌。
  • 10、郭舟:《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按,《后汉书》作者范晔以父名泰,避讳改作"郭太"。后因以"郭舟"为伴同名流泛舟的典故。
  • 11、郭巾:东汉名士郭太字林宗。品学为时所重。'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见《后汉书·郭太传》。后亦称'郭泰巾'﹑'郭巾'。
  • 12、郭履: 1.《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后因以"郭履"形容处境窘迫。
  • 13、郭壍:护城河。
  • 14、郭秃: 1.古代对傀儡子的俗称。
  • 15、郭郎:本指戏剧行当中的丑角。 指木偶。
  • 16、郭术: 1.指城墙和道路。
  • 17、郭穴:《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况 郭后弟况 迁大鸿胪,帝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饮燕,赏赐金钱缣帛,丰盛莫比,京师号况家为金穴。'后以'郭穴'喻豪富之家。
  • 18、郭椒:古代良牛名。
  • 19、郭怀:三国时期魏国曹芳宫中扮演杂戏之人
  • 20、郭盛:武功赛过薛仁贵。
  • 21、郭熙: 词语解释⒈  北宋画家。字淳夫,温县(今属河南)人。1068-1077年间为图画院艺学,后迁待诏。擅画山水,早年较细腻工巧,晚岁则转为雄壮爽健。与子郭思合著《林泉高致》,是重要的山水画论著。有《早春图》等存世。国语辞典郭熙[ guō xī ]⒈  人名。字淳夫,生卒年不详,约在十一、二世纪间。北宋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工诗,善画山水寒林,取法李成,独步一时,后人将其与李成并称为「李郭」。存世作品有〈早春〉、〈关山春雪〉、〈幽谷〉等图。亦有《画论》,儿子郭思纂其作品集为《林泉高致》。德语Guo Xi (Eig, Pers, 1023 - 1085)​
  • 22、郭嘉: 词语解释⒈  三国时曹操谋士。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初投袁绍,后归曹操,任司空军师祭酒。多谋善断。官渡之战前,分析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断定曹操必胜。后曹操采纳他缓攻退军之计,使袁绍诸子内讧加剧,一举轻取冀州(治今河北柏乡县北)。又建议曹操远征辽东,击破乌桓。对统一北方有所贡献。
  • 23、郭泰船:《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按,《后汉书》作者范晔以父名泰,避讳改作"郭太"。后因以"郭泰船"为伴同名流泛舟的典故。
  • 24、郭洛带:古代革带名。
  • 25、郭垫巾: 郭垫巾,比喻名士风度,令人饮慨羡慕,亦以形容风流倜傥之士或戴巾淋雨态。
  • 26、郭汾阳:指唐名将郭子仪。安史之乱平息以后,郭子仪功封汾阳王,故称。
  • 27、郭细侯: 1.东汉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历任渔阳太守﹑颍川太守﹑并州太守,有政绩,所至县邑,老幼欢迎。《后汉书.郭伋传》:"﹝建武十一年调伋为并州牧﹞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所过问民疾苦……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因以"郭细侯"借指有政绩者。
  • 28、郭隗台:招良纳贤之处。
  • 29、郭顺时: 1.元代杂剧演员郭顺卿,别号顺时秀。歌喉动听,世称郭顺时。
  • 30、郭公砖:亦作“郭公塼”。砖名。空心,以长而大者为贵。相传古代用作琴桌,琴声清泠可爱。
  • 31、郭况穴: 1.见"郭家金穴"。
  • 32、郭隗宫: 1.战国燕昭王为礼待郭隗所建的馆舍。见《战国策.燕策一》﹑《史记.燕世家》。后因以为贤人聚集之所。
  • 33、郭泰巾: 1.见"郭巾"。
  • 34、郭隗金:《文选.鲍照》:"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李善注:"《上谷郡图经》曰:'黄金台,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后因以"郭隗金"为以重金礼聘贤士之典。
  • 35、郭雀儿: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微贱时的别称。
  • 36、郭隗尊:燕昭王礼聘郭隗,筑宫台而尊事之。见《战国策.燕策一》。后因以'郭隗尊'指帝王招揽贤良之士的典实。
  • 37、郭郎子: 1.指郭郎。
  • 38、郭珲姓: 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族贵益昆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
  • 39、郭公塼: 见“郭公砖 ”。
  • 40、郭扎错: 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日土县境内北部,昆仑山南麓。郭扎错,为藏语地名,“错”,是湖的意思。
  • 41、郭沫若:郭沫若 :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1923年回国。曾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其间从事中国古代史、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抗战期间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王昭君》、《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及散文、小说、历史、考古学著作等。有《郭沫若全集》。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
  • 42、郭任远:郭任远(1927~2014),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视唱练耳学会理事。
  • 43、郭守敬: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
  • 44、郭子仪: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
  • 45、郭贝尔姓:姓氏。
  • 46、郭泰碑铭:《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卒,〕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后因以'郭泰碑铭'称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碑文。
  • 47、郭伋待期:重守约信之典实。
  • 48、郭巨埋儿:埋儿奉母,又名“为母埋儿”、“郭巨埋儿”,为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此故事在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宋代《太平广记》、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明代嘉靖时期的《彰德府志》等书中均有记载。
  • 49、郭隗请始:《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欲招贤士,以报齐仇。往见郭隗。隗曰:"今王诚欲致士,请先从隗始。"后因以"郭隗请始"为贤良之士自荐的典故。
  • 50、郭家金穴:《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况郭后弟况 迁大鸿胪,帝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饮燕,赏赐金钱缣帛,丰盛莫比,京师号况家为金穴。'后以'郭家金穴'喻豪富之家。
  • 51、郭景飞仙: 1.《太平广记》卷十三引晋葛洪《神仙传.郭璞》:"郭璞字景纯……殡后三日,南州市人见璞货其平生服饰,与相识共语,非但一人。敦(王敦)不信,开棺无尸。璞得兵解之道,今为水仙伯。"后以"郭景飞仙"谓郭璞得道成仙。郭景为郭景纯的省称,即郭璞。
  • 52、郭络罗氏: 满清姓氏之一,“郭络罗”是满语“钩”、“躬身”或“放纵”的意思。
  • 53、郭络罗姓: 郭络罗,满语为Gololo Hala郭络罗氏是一个源出满族的多民族姓氏群体,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 54、郭公夏五:比喻缺漏的文字。
  • 55、郭君出亡:昔郭君出亡,谓其御者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
  • 56、郭尔佳姓:姓氏,源于锡伯族,出自古代锡伯族郭尔佳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郭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城郭国:古时谓西域筑城定居的国家。
  • 2、东郭逡:良兔名。 泛指良兔。
  • 3、东郭履:《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后因以'东郭履'形容处境窘迫。
  • 4、负郭田:指近郊良田。《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司马贞索隐:"负者,背也,枕也。近城之地,沃润流泽,最为膏腴,故曰'负郭'也。"后因以"负郭田"为典。亦泛指良田。
  • 5、靖郭君: 1.即田婴﹐战国时齐相。齐威王少子﹐孟尝君之父。一说乃田氏别子。
  • 6、靖郭氏: 1.见"靖郭君"。
  • 7、静郭君:即靖郭君。
  • 8、李郭仙: 即李膺与郭泰。
  • 9、李郭舟:指高朋雅会所乘之舟。喻知己相处,亲密无间。
  • 10、南郭綦: 即南郭子綦。
  • 11、迎郭伋: 1.典出《后汉书·郭伋传》:"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后以"迎郭伋"称颂官员为政有德,深受百姓爱戴。
  • 12、东郭姓: 东郭源流单纯,源出有一:出自姜姓,是齐国公族之后。一说:得姓始祖:齐桓公。
  • 13、治郭安邦:犹治国安邦。
  • 14、北郭十友:明高启﹑王行等十人,皆居吴今江苏苏州市 北郭,有文名,时称'北郭十友'。
  • 15、北郭先生: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 16、东郭之畴:《吕氏春秋·当务》:"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涂曰:'姑相饮乎?'觞数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为?于是具染而已。'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后因以"东郭之畴"指勇猛之徒。畴,通"俦"。
  • 17、李郭同船:古时典故,喻指知已相处。
  • 18、邯郸郭公:北齐后主高纬,雅好傀儡,时谓之郭公。隆化二年(公元577年)十二月辛酉,大败,为北周所虏。及将败,营邯郸。故称"邯郸郭公"。
  • 19、东郭先生: 东郭先生Dōngguō xiānsheng (1) 明朝马中锡在《中山狼传》中所描写的人物,他救助被猎人追杀的中山狼,却差点反而被狼吃掉,他代表一类对坏人讲仁慈的人。东郭,复姓 英 person who is kind to enemy
  • 20、范跑郭跳:比喻一丘之貉,五十步笑百步。
  • 21、负郭相君:战国时,苏秦不遇而困,后发愤攻读,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为六国相,衣锦荣归,感慨而曰:"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见《史记.苏秦列传》。故后人称苏秦为"负郭相君。"
  • 22、车侧郭门: 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崔氏侧庄公于北郭。丁亥,葬诸士孙之里,四翣,不跸,下车七乘,不以兵甲。"杜预注:"侧,瘗埋之,不殡于庙。下车,送葬之车。"后以"车侧郭门"谓用草率的方式埋棺郊外。
  • 23、重来郭伋:《后汉书.郭伋传》:'﹝并州牧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之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后因以'重来郭伋'为颂扬良吏的典实。
  • 24、东郭之迹:谓鞋破底穿,足迹印地。形容穷困潦倒。
  • 25、李郭同舟:古时典故,喻指知已相处。
  • 26、李郭仙舟:《后汉书.郭太传》载,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故称"李郭仙舟"。后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 27、南郭子綦: 《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 28、南郭先生: 即南郭处士。常比喻无其才而居其位的人。
  • 29、铁郭金城: 1.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30、夏五郭公:比喻文字脱漏。
  • 31、南郭处士: 南郭处士Nánguō chǔshì (1) 假托的人名。郭,外城墙,南郭,即指南城。处士,有品德有才学而没有作官的人 英 south-city retired scholar
  • 32、负郭穷巷:负郭:背靠外城;穷巷:僻巷。比喻居处偏僻,出身穷困
  • 33、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词语解释⒈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沙地疏地草原为主要保护对象,在温带草原区中有较强典型性和代表性。

郭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北郭: 1.古代城邑外城的北部。亦指城外的北郊。 2."北郭先生"的省称。借指隐士。 3.复姓。春秋齐有大夫北郭子车。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 2、鄽郭: 1.城市。
  • 3、廛郭:城郊。
  • 4、城郭: 城郭chéngguō (1) 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 例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例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杜牧《阿房宫赋》 英 city walls
  • 5、村郭: 1.村镇。
  • 6、带郭:绕城外郭;近城郭。
  • 7、东郭:1.复姓。, 2.东边的外城。
  • 8、耳郭:外耳的一部分,主要由软骨构成,有收集声波的作用。也叫耳廓。
  • 9、坊郭:城郭市街。
  • 10、附郭: 1.近城的地方﹔郊外。 2.属县。
  • 11、郛郭:外城。 泛指城郭,城市。比喻屏障。
  • 12、傅郭:指靠近外城。
  • 13、负郭: 1.亦作"负廓"。 2.谓靠近城郭。 3.见"负郭田"。 4.《史记.陈丞相世家》:"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后因以指穷巷或贫居。
  • 14、肤郭: 1.犹表皮。生物体的一种保护组织。
  • 15、沟郭:护城河与城郭。
  • 16、棺郭: 棺郭guān guō (1) 棺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 英 inner and outer coffins
  • 17、边郭:边缘。
  • 18、尺郭:古代神话中的怪物名。
  • 19、赤郭: 1.古代传说中食鬼之神。
  • 20、石郭: 1.石筑的外城。亦喻坚固如石。 2.见"石椁"。
  • 21、贾郭:晋贾谧和郭彰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权门贵族。
  • 22、许郭: 1.东汉许劭﹑郭太的并称。《后汉书.许劭传》﹕"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若樊子昭﹑和阳士者﹐并显名于世。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文选.刘孝标》﹕"遒文丽藻﹐方驾曹王﹔英跱俊迈﹐联衡许郭。"张铣注﹕"谓与许劭﹑郭林宗齐衡也。"唐陆龟蒙《顾道士亡弟子奉束帛乞铭于袭美因赋戏赠》诗﹕"亦谓神仙同许郭﹐不妨才力似班扬。"后亦用以泛指喜于奖掖后进的人。
  • 23、机郭: 弩上机牙的外壳。
  • 24、江郭: 濒江的城郭。
  • 25、郊郭:城外,郊外。
  • 26、郡郭: 1.郡城的郊野。 2.郡城。
  • 27、匡郭: 1.亦作"匡廓"。 2.轮廓;边廓。
  • 28、棱郭: 1.犹轮廓。
  • 29、李郭: 1.东汉李膺与郭泰的并称。按,郭泰,《后汉书》作者范晔避父讳鴽郭太。参见"李郭仙","李郭同舟"。 2.唐代名将李光弼与郭子仪的并称。
  • 30、柳郭: 1.柳树环绕的城郭。
  • 31、轮郭: 轮郭lún guō 1.  见“轮廓”。
  • 32、罗郭: 1.外城。
  • 33、南郭:南面的外城。 指南郭子綦。指南郭处士。 复姓。春秋有南郭偃。见《左传.宣公十七年》。
  • 34、青郭: 1.指青天。
  • 35、女郭:在城外围加筑的矮墙。
  • 36、山郭: 山城;山村。
  • 37、市郭: 1.城郭;城市。 2.犹市井。
  • 38、水郭:傍水之城郭。亦指依郭之水。
  • 39、四郭:城郭的四周。
  • 40、铜郭: 1.铜铸般坚固的城郭。 2.铜钱的边郭﹐因以指钱币。
  • 41、外郭:内城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 42、西郭: 1.西边外城。 2.复姓。汉有西郭嵩。
  • 43、谢郭: 1.谢灵运和郭璞的并称。
  • 44、崖郭:犹范围。
  • 45、倚郭:亦作'倚廓'。 宋元时州﹑路治所所在之县。
  • 46、溢郭:满城。谓人车众多。
  • 47、邑郭:城郭;都城。
  • 48、阴郭: 1.东汉阴皇后和郭皇后的并称。
  • 49、月郭:月廓。月亮的轮廓﹑形状。
  • 50、周郭: 1.指古钱的圆边及其方孔凸起的轮廓。 2.泛指物体的外缘装饰。
  • 51、狭郭:钱孔四周之突出部分较狭者。
  • 52、肉郭:钱身外周之突出部分
  • 53、折巾郭: 指东汉名士郭太。亦借指当世名士。
  • 54、人民城郭:城郭:城墙。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 55、涨啮城郭:指洪水上涨,冲击城墙。
  • 56、水村山郭:指水边的村庄,靠近山的城镇。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郭组词,郭的组词,郭字怎么组词,郭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郭字组词的组词,其中郭字在开头的组词有56个,郭字在中间的组词有33个,郭字在结尾的组词有56个。
  • 拼音guō
  • 注音ㄍㄨㄛ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BB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邑,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本义: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2) 同本义。内城叫城,外城叫郭郭,外城也。——《说文》城外为之郭。——《管子·度地》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公孙丑下》门闭,因逾郭而入。——《韩非子·外储说左下》(3) 又如:郭围(外城边沿);郭术(城墙和道路);郭郛(外城)(4) 泛指城市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5) 又如:郭邑(城邑);郭外(城外)(6) 通“廓”。外部,外周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后汉书·董卓传》(7) 又如:轮郭(轮廓。物体的外周、边框)(8) 春秋国名 。在今山东省北部(9) 皮津液充郭。——《素问·汤液醪醴论》(10) 又如:津液充郭(津液使外皮充实、润泽)(11) 通“椁”(guǒ)。古代棺材外面套的大棺病甚,临卒,将无棺郭。——汉《楚相孙叔敖碑》(12) 姓。如:郭申(后汉郭太、申屠蟠的并称);郭汾阳(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为汾阳王,世称郭汾阳)动词(1) 扩张;扩大 。如:郭胸(扩胸)(2) 通“廓”(kuò)(3) 开拓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风俗通义·鼓》(4) 空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灵枢·胀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