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
拼音: | guō zǐ yí |
注音: | ㄍㄨㄛ ㄗˇ 一ˊ |
郭子仪的意思
词语解释:
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
- 1、进入展馆,记者见到一件件艺品让经典故事“活现”,其中有群众熟悉的杨家将、醉打金枝、郭子仪祝寿等。
- 2、唐朝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大有蜀汉关羽应鲁肃之约单刀赴会的遗风。
- 3、郭子仪以豁达大度和深谋远虑,得以保全自己。
- 4、郭子仪率兵从卫州汲县杏园渡过黄河,向东到达获嘉,击败了安太清带领的叛军,杀死叛军四千人,俘虏叛军五百人。
- 5、春在楼的砖刻艺术主要集中在砖雕门楼上,上栏为“八仙上寿图”以喻“寿”;中栏为“鹿十景”以喻“禄”;下栏为“郭子仪拜寿”以喻“福”。
- 6、郭子仪出以公心,推荐了李光弼。
字义分解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郭子仪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