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农币: 1.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西北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
  • 2、农蚕: 1.农桑。
  • 3、农产: 农产nóngchǎn (1) 农业生产 例 农产区 英 farm production (2) 农产品 例 这里有丰富的农产 英 agricultural products
  • 4、农晨:农作时节。
  • 5、农臣:犹农官。
  • 6、农畴:犹农田。
  • 7、农船: 1.指农用船只。
  • 8、农村: 农村nóngcūn (1) 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 例 在农村散步 英 rural area;countryside;village
  • 9、农贷: 农贷nóng-dài (1) 农业贷款 英 agricultural loans(or credits);government loan for agriculture
  • 10、农帝: 1.神农氏的别称。
  • 11、农父: 1.古官名。司徒的尊称。 2.农夫。
  • 12、农妇: 农妇nóngfù (1) 女农民的旧称 英 peasant woman
  • 13、农赋: 1.农业税。
  • 14、农耕:谓耕种土地。
  • 15、农禾:农作物,庄稼。谷类植物的统称
  • 16、农扈: 1.亦作"农鳸"。 2.古时各种农官的总称。语本《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杜预注:"扈有九种也。春扈鳻鶞,夏扈窃玄,秋扈窃蓝,冬扈窃黄,棘扈窃丹,行扈唶唶,宵扈啧啧,桑扈窃脂,老扈鷃鷃。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其宜以教民事。"后亦借指农事。
  • 17、农鳸: 1.见"农扈"。
  • 18、农话: 1.犹农谈。
  • 19、农活: 农活nónghuó (1) 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 英 farm work
  • 20、农技:指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术。
  • 21、农稷:农业。农神。
  • 22、农籍: 1.农业户籍。
  • 23、农稼:指农业生产。
  • 24、农郊: 1.指郊外。 2.指农田。
  • 25、农井:神农氏的墓穴。
  • 26、农径:指田间小路。
  • 27、农具: 农具nóngjù (1) 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机械化的 英 farm implements;farm tools
  • 28、农畯:农夫。
  • 29、农垦: 农垦nóngkěn (1) 开垦荒地,以便进行农业生产 例 农垦区 英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 30、农恳:指农业垦殖。也指开垦荒地,以便进行农业生产。
  • 31、农历: 农历nónglì (1) 中国旧时通用的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英 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
  • 32、农吏:农政小吏。
  • 33、农録:指《神农本草经》。传说神农氏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并编录为书。
  • 34、农忙: 农忙nóngmáng (1) 指农事繁忙 例 农忙季节 英 busy season(in farming)
  • 35、农甿: 1.亦作"农氓"。 2.农民。
  • 36、农膜:农用塑料薄膜的简称。
  • 37、农亩: 农亩nóngmǔ (1) 农田。指事 例 不历农亩之劳。——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英 arable(cultivated,farm) land
  • 38、农牧:农耕和放养牲畜。
  • 39、农畮: 1.见"农亩"。
  • 40、农行:农业银行的简称。
  • 41、农谚: 农谚nóngyàn (1) 即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英 farmer’s proverb
  • 42、农民: ◎农民nóngmín 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 43、农药: 农药nóngyào (1) 为保障促进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除草等药物的统称 英 agricultural chemical;farm chemical
  • 44、农业: 农业nóng yè 1.  耕作土壤、收获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科学和技艺。 英 agriculture; farming; 2.  生产对人类有用的动植物,以及在不同程度上配制供人类使用的产品及其处置(如通过销售)的科学和技艺。
  • 45、农官: 1.古代主管农事的官。
  • 46、农田: 农田nóngtián (1) 农业生产的用地;耕种的田地 英 farmland;cropland
  • 47、农夫: 农夫nóngfū (1) 旧时称呼干农活的男子 例 多于南亩之农夫。——唐·杜牧《阿房宫赋》 英 farmer
  • 48、农琐: 1.农政小吏。
  • 49、农桑: 农桑nóngsāng (1) 泛指农业生产;种地与养蚕 例 旧时江南以农桑为业 英 farming and sericulture
  • 50、农艺: 农艺nóngyì (1) 生产对人类有用的动植物,以及在不同程度上配制供人类使用的产品及其处置(如通过销售)的科学技艺 英 agronomy
  • 51、农正:古代职掌农事的官。
  • 52、农穑:耕种收获。泛指农业生产。
  • 53、农庄: 农庄nóngzhuāng (1) 农场建筑及其附近作业区;泛指包括建筑物在内的农场 英 farmstead
  • 54、农士:指务农的人。
  • 55、农战:商鞅等先秦诸子的经济﹑军事思想和政策。重视农业和战争,主张两者结合。 指屯田。
  • 56、农经:古代关于农业的典籍。
  • 57、农户: 农户nónghù (1) 务农的人家 英 peasant household
  • 58、农舍: 农舍nóngshè (1) 农民住的房子 英 farmstead
  • 59、农奴: 农奴nóngnú (1) 人身隶属于农奴主或封建主的农业劳动者 英 serf
  • 60、农志:农书。
  • 61、农时: 农时nóngshí (1) 在农业生产中,每种农作物都有一定的农耕季节和一定的耕作时间 英 farming season
  • 62、农食:粮食。
  • 63、农謡:农歌。
  • 64、农祥:星宿名。即房宿。指农事。
  • 65、农氓: 1.亦作"农氓"。 2.农民。
  • 66、农务:农事。
  • 67、农要: 1.农业生产的要务。 2.农事。
  • 68、农政: 1.指农官。 2.有关农业的政策﹑法令﹑制度等。 3.犹农事。
  • 69、农谈:指农人的言谈。
  • 70、农社:古代农村中的互助组织。
  • 71、农者:犹农人。
  • 72、农月:农事繁忙的月份。
  • 73、农友: 农友nóngyǒu (1) 农民的别称,含友好敬重之意 英 another term for peasants
  • 74、农轩: 1.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并称。相传神农氏着《本草》﹑黄帝轩辕氏着《素问》,他们被奉为中国医药之祖。
  • 75、农功:农事。
  • 76、农会: 农会nónghuì (1) 农民协会,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 英 peasant association
  • 77、农军: 1.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赣一带的农民自卫军。
  • 78、农末:古代指农业和商业。末,谓逐末利,指商业。
  • 79、农居:农舍。
  • 80、农皇: 1.即神农氏。传说中教民稼穑的人。
  • 81、农渔:农业和渔业的并称。
  • 82、农舆: 1.古代天子诸侯行籍田礼所乘的车。
  • 83、农隐:谓务农隐居。
  • 84、农泽: 1.即桃林,因其在弘农县,故称。
  • 85、农期:农时。
  • 86、农穣:谓农作物丰收。
  • 87、农师: 1.周代官名。即上士。 2.古代掌管农事的官。
  • 88、农情: 1.犹农事。 2.农业生产的情况。
  • 89、农人: 农人nóngrén (1) 旧指农民 例 农人告余。——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英 farmer
  • 90、农桒: 农桒nóng sāng (1) 泛指农业生产;种地与养蚕 例 旧时江南以农桒为业 英 farming and sericulture
  • 91、农芸:耘田。芸,除草。
  • 92、农野: 1.村野;田野。 2.借指从事农耕。
  • 93、农丁:指青壮年农民。
  • 94、农工: 农工nónggōng (1) 农民和工人的简称 例 走农工相结合的道路 英 farmer and worker
  • 95、农殖: 1.亦作"农植"。 2.劝民种植。后泛指种植。
  • 96、农作: 农作nóngzuò (1) 农业劳动 英 farming cultivation of crops
  • 97、农节: 1.农作时节。
  • 98、农歌:山歌,田夫野老之歌。
  • 99、农学:指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内容包括作物栽培﹑育种﹑土壤﹑气象﹑肥料﹑农业病虫害等。
  • 100、农星: 1.星名。也称龙星﹑灵星。 2.农丈人星的简称。参见"农丈人"。

农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锄农业: 1.指原始农业。
  • 2、加农炮: 加农炮jiānóngpào (1) 一种炮身长、弹道低伸、炮弹初速大的火炮 英 cannon
  • 3、神农架:在湖北省西部神农架林区。
  • 4、劝农使:官名。汉承秦制,置大农丞十三人,各领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后唐宋均置劝农使。
  • 5、上农夫: 见“上农 ”。
  • 6、神农社:祭祀神农帝的处所。
  • 7、下农夫: 见“下农 ”。
  • 8、先农坛:祭祀先农之坛。
  • 9、神农氏: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渔猎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一说神农氏即炎帝。
  • 10、神农茶: 一种药茶的品牌名。
  • 11、逼农致富: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九店乡陶庄村让村民种植烟叶,以完成县政府布置的7000亩烟叶种植面积的指标。
  • 12、劳改农场: 劳改农场láogǎi nóngchǎng (1) 关押轻罪犯强迫劳动的农场 英 penal farm
  • 13、个体农户:以土地私有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耕农户。
  • 14、工农联盟: 工农联盟gōng-nóng liánméng (1) 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的革命联合。在我国,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 英 worker-peasant alliance
  • 15、贵农贱商: 1.犹言重农轻商。
  • 16、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xiǎonóng jīngjì (1) 农民的个体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生产力低,在一般情况下只能进行简单的再生产 英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small-scale farming by individual owners
  • 17、大神农架:在湖北省西部神农架林区。
  • 18、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简称“红军”。
  • 19、劝课农桑: 劝课农桑——劝:勉励;课:督促;桑:泛指栽桑养蚕及丝织等业;农桑:泛指农业及相应的手工业、养殖业等。1指在中国古代,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督促和勉励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发展。
  • 20、旅游农业:农事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形式。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作为旅游资源,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让游客从事农耕、收获、采摘、垂钓、饲养等活动,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也叫观光农业。
  • 21、重农轻末:犹重本抑末。
  • 22、不违农时: 不误耕作季节。
  • 23、重农轻商: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也做犹重本抑末。
  • 24、黄农虞夏:黄帝﹑神农﹑虞舜﹑夏禹的合称。
  • 25、弃农经商:放弃农业,经营商业。
  • 26、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
  • 27、司农仰屋: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 28、不误农时: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 29、牛农对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30、精确农业: 精准农业。
  • 31、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 32、传统农学:传统农学起源于公元五六千年前,是指封建时期以农为主、以畜牧业为辅的农学体系。
  • 33、肇源农场:黑龙江省肇源农场隶属于黑龙江农垦总局系统农场,地处嫩江下游中段左岸,嫩江流经地域9.3公里,东南北三面与肇源县新站镇接壤,西与吉林省大安市隔江相望。
  • 34、大司农箴: 达到和自己所想的一样的结果。
  • 35、绿洲农业:又称绿洲灌溉农业或沃洲农业。
  • 36、租地农民:租地农民指全部或大部租入土地、主要依靠自己劳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37、不夺农时:夺:侵占,耽误。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
  • 38、观光农业:观光农业是指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
  • 39、国营农场: 词语解释⒈  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中国早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已有类似的公营农业经济组织。建国后,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各种具有专业特点的国营农场。80年代以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营农场一般均趋向于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同时,借鉴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在保持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实行由户承包经营的组织形式。
  • 40、灌溉农业: 词语解释⒈  泛指以水浇田的农业。特指干旱地区完全依靠人工灌溉发展起来的农业。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灌溉农业发达,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的绿洲,以及宁夏的银川平原和内蒙古的河套平原,都是灌溉农业发达的地区。
  • 41、有机农业:指含有机物质的肥料,如厩肥、堆肥、绿肥。一般肥效较缓慢而持久,能产生腐殖质,改良土壤。
  • 42、务农息民:努力发展家业生产,让百姓休养生息。
  • 43、重农学派:重农学派是18世纪50—70年代法国古典经济学派。
  • 44、三无农民: 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的农民,这些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由于土地被工业开发区或被城市建房所征用,已变成没有土地的农民,没有土地便没有了工作,没有工作,还没有社会保障,这就成了一种既无土地、又无工作、还无社会保障的社会人口。
  • 45、神农大丰: 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杂交水稻制种专家黄培劲先生于2000年12月29日发起设立的大型股份制种子企业,注册资本12000万元,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种业50强、全国扶贫龙头企业;公司于2005年通过ISO9001:2000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家《超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示范工程》和《大型种子企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项目承担单位。
  • 46、标记农药:保护农作物及其产品的药剂
  • 47、珠江农场: 广州珠江农场是广州市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属下的一家兼具行政管理职能的全民所有制农工商复合型经济实体。
  • 48、半农半牧区: 指农区和牧区的交错或过渡地区。亦称农牧交错区。我国东北和华北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的东部地区,属半农半牧区。
  • 49、倒用司农印:《旧唐书.段秀实传》:"及韩旻追驾,秀实以为宗社之危,期于顷刻,乃使人走谕灵岳,窃令言印。不遂,乃倒用司农印印符以追兵。旻至骆驿得符,军人亦莫辩其印文,惶遽而回。"后以"倒用司农印"比喻在非常情况下善于应变。
  • 50、工农兵学员: 工农兵学员gōng-nóng-bīng xuéyuán (1) 指“文革”中经推荐而进入大学、中专学习的学生,因来自于工人、农民、战士,故称 英 worker-peasant-soldier students
  • 51、工农兵方向: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际斗争的需要,从文艺工作的实际状况出发而提出的文艺工作方向。它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把立场转移到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方面来,在思想感情上和工农兵打成一片,创造为工农兵服务﹑表现工农兵,并为工农兵所需要和便于接受的作品。
  • 52、加农榴弹炮:加农榴弹炮,用于射击远距离目标和破坏坚固的工程设施。
  • 53、非农业用地: 词语解释⒈  农业用地和暂时难以利用的土地(如戈壁、沙漠、高寒山地、裸岩、裸土等)以外的土地。通常包括农村聚落、城镇、工矿区以及交通运输、名胜古迹、旅游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占用的土地。
  • 54、德国农民战争: 1524-1525年德意志农民大规模的反封建武装起义。起义农民曾提出广泛的反封建纲领《书简》、《十二条款》、《海尔布隆纲领》等。1525年3月,农民领袖闵采尔在米尔豪森城领导建立革命政权“永久议会”。因各地起义军缺乏组织和统一指挥,至1525年8月,起义相继被镇压。
  • 55、工农速成中学: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在一定时期内为培养工农及工农干部,使他们迅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设立的学校。我国于1950年创立。修业期限三年。毕业后,经考试可升入各种高等学校。自1955年秋季起停止招生。
  • 56、唐末农民战争: 9世纪中叶反唐农民起义。公元874年王仙芝于长垣(今属河南)率众起义。次年黄巢起兵,与王仙芝合并。后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率军由山东渡淮河、长江南下,879年攻克广州,部队发展到百万。旋挥师北伐,次年底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黄巢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后唐军围长安,黄巢突围,884年兵败自杀。唐王朝经此十年农民战争已名存实亡。
  • 57、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办理农村金融业务的专业银行。 年 月成立。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国家支援农业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中国商业银行法实施后,逐步转制为国有商业银行。
  • 58、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Zhōngguó Gōng-Nóng Hóngjūn (1) 简称“红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英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1928-1937)
  • 59、甲午农民战争:甲午农民战争,是指公元1894年(按干支纪年为甲午年)在朝鲜境内爆发的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对朝鲜王朝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农民起义。
  • 60、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农大”(CAU),坐落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共建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中国―加州大学系统"10+10"合作科研联盟成员高校。
  • 61、隋末农民战争:隋末农民战争是7世纪初推翻中国隋朝统治的农民大起义 。
  • 62、明末农民战争: 词语解释⒈  17世纪中叶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1627年,陕西王二聚众起义,各地纷纷响应。1633年,起义军进入中原。李自成、张献忠部逐渐成为起义军主力。1638年,起义军连遭失利。1640年,李自成入河南,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两年后达百万之众。1643年进取西安,次年建立大顺政权,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张献忠取得四川,建立大西政权。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迎战失利,退出北京。1645年,李自成被杀。次年,张献忠败死。余部转入联明抗清斗争。
  • 63、秦末农民战争: 词语解释⒈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秋,秦朝政府征发贫民屯戍渔阳(治今北京密云西南),戍卒九百人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刘村集),大雨阻道,不能按期到达。秦法误期者斩首,陈胜、吴广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率众起义。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攻克陈县(今河南淮阳)后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被推为王。起义军主力向关中进攻,遭到失败。不久,陈胜被叛徒杀害。此后,项羽、刘邦领导的两支起义军成为反秦主力。项羽率部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刘邦则率师攻占咸阳,推翻了秦朝统治。
  • 64、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年 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 65、海陆丰农民运动:大革命时期在广东海陆丰地区掀起的农民运动。1922年6月,彭湃在家乡广东海丰县开始从事农民运动,10月成立了广东省第一个农会--海丰县赤山约农会,领导农民开展了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1923年1月正式成立海丰总农会。此后,陆丰、紫金、惠阳等县相继成立农会。1923年7月,广东省农会成立,参加农会的会员达六万余人,形成了以海陆丰为中心的广东农民运动。
  • 66、苏联农业集体化:苏联农业集体化(agricultural collectivization in the Soviet Union):苏联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
  • 67、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OPS)是我国使用广泛、用量最大的杀虫剂。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指有机磷农药短时大量进入人体后造成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一系列伤害,临床上主要包括急性中毒患者表现的胆碱能兴奋或危象,其后的中间综合征(IMS)以及迟发性周围神经病(OPIDPN)。每年全世界有数百万人发生AOPP,其中约有30万人口死亡,且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 68、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 年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年改名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年改现名。主要由医药卫生界和文教界的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 69、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词语解释⒈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在湖北西北部神农架林区。为中国东西与南北植物区系过渡处,多珍奇野生动物。金丝猴、珙桐等珍奇动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 70、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词语解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 guǎng zhōu nóng mín yùn dòng jiǎng xí suǒ ]⒈  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在广州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从1924年7月至1926年10月,先后创办了六期,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毕业学员共七百九十六人。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毛泽东等先后任主任或所长。学习内容有中国农民问题、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等。
  • 71、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革命政府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1927年3月创办于武昌黉巷(今红巷)13号。邓演达、毛泽东等任农讲所常务委员。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共八百余人。学习内容有农民问题、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社会进化史、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军事等。曾组织学员参加平定夏斗寅叛变。不少学员在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 72、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First Front Army of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简称红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
  • 73、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并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仅红军时期歼敌88万,为第一,共计走出700多位开国将领。
  • 74、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是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

农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故称。
  • 2、菜农: 菜农càinóng (1) 种植蔬菜的农民 英 vegetable grower;muck farmer
  • 3、蚕农: 蚕农cánnóng (1) 以养蚕为业的人 英 sericulturist
  • 4、茶农: 茶农chánóng (1) 以种植茶树、采集茶叶为生的农民 英 tea grower
  • 5、陈农:《汉书.艺文志》﹕"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后因以"陈农"指代搜求遗书者。
  • 6、饬农:谓致力于农业。
  • 7、村农:农夫。
  • 8、惰农:不勤于耕作的农民。
  • 9、附农:从事农业生产﹐归田。
  • 10、富农:富农是相对较小的土地所有者。
  • 11、耕农: 1.农人。 2.指务农。
  • 12、股农:指炒股的农民。
  • 13、雇农: 雇农gùnóng (1) 旧社会农村中的长工、月工、零工等。他们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 英 farmhand
  • 14、瓜农: 瓜农guānóng (1) 专业种瓜的农民 英 melon farmer
  • 15、归农: 回乡务农。 明制,凡生员岁考列末等者,除去学籍,黜为民,叫“归农”。
  • 16、果农: 果农guǒnóng (1) 栽培果树,从事果品生产的农民 英 fruit farmer
  • 17、孩农:就是把孩子好比农作物,家长要知道何时浇灌,何时放养,防止滋生孩子的惰性,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自主能力。
  • 18、货农:以农耕生殖财利。
  • 19、济农:汉语'亲王'的蒙古语译音。
  • 20、急农: 1.重视农业。
  • 21、监农: 1.监督农事。
  • 22、蕉农: 蕉农jiāonóng (1) 以种植香蕉为生的农民 英 banana farmer
  • 23、课农: 1.督责务农。 2.学习务农。
  • 24、坑农:坑害农民
  • 25、宽农:放宽农政,顺应农时。
  • 26、劳农: 1.指工人和农民。 2.单指农民。
  • 27、隶农: 春秋时的一种农业奴隶。 指佃农。
  • 28、黧农:面黑的农民。
  • 29、黎农: 农民。
  • 30、良农: 1.善于耕种的农夫。 2.占田较多的农民。
  • 31、粮农:主要指从事粮食作物种植、田间管理、作物收获等一线工作内容的群体。
  • 32、旅农:众农。指田农﹑山农﹑泽农等。
  • 33、勉农: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 34、棉农: 棉农miánnóng (1) 以种植棉花为主要事业的农民 英 cotton grower
  • 35、盛农:谓农事繁忙。
  • 36、重农:重视农业。中国历史上以农业为国家根本大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 37、春农: 1.指春耕时节。 2.春日的农事。
  • 38、大农:即大司农。
  • 39、甸农:京师近郊的农民。
  • 40、还农:谓士兵复员务农。
  • 41、花农: 花农huānóng (1) 种花的农民 英 flower grower
  • 42、黄农: 黄帝、神农的合称。
  • 43、金农: (1687-1763)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寿门,号冬心、稽留山民、曲江外史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1736年被举博学鸿词,未与试。其书法运笔扁方,竖轻横重,自称“漆书”。学画较晚,风格古拙淳厚。为“扬州八怪”之一。善诗。著有《冬心先生集》。
  • 44、九农: 泛指各种农事活动。
  • 45、力农:致力于农事。
  • 46、明农:尽力务农;劝勉农业。明,通"勉"。
  • 47、祈农:祈求农业丰收。
  • 48、劝农: 鼓励农耕。 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 官名。古代负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吏。
  • 49、三农:平地农、山农、泽农。
  • 50、桑农: 桑农sāngnóng (1) 种桑树养蚕谋生的农户 英 mulberry planter
  • 51、山农:山野农夫。
  • 52、上农: 1.亦称"上农夫"。古代指种植条件较好﹑收益较多的农民。 2.重农。上,通"尚"。
  • 53、劭农: 1.劝农。鼓励农业生产。
  • 54、神农: 神农shénnóng (1) 中国上古传说中教人农耕,亲尝百草的人物;农业、医药由他开始 英 legendary god of farming
  • 55、诗农:指隐居务农的诗人。
  • 56、泽农:指在水泽地区耕作的农夫。
  • 57、司农: 官名。上古时代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 官名。
  • 58、田农: 1.农耕。 2.种田的农民。
  • 59、屯农:犹屯田。
  • 60、违农:违背农时。
  • 61、务农: 务农wùnóng (1) 从事农业劳动 例 下乡务农 英 be engaged in agriculture;go in for agriculture;be a farmer;turn husband man
  • 62、牺农:伏羲氏和神农氏的并称。
  • 63、羲农:伏羲氏和神农氏的并称。
  • 64、下农: 1.亦称"下农夫"。 2.指种植条件较差而收获少的农民。
  • 65、先农:古代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农神。或谓神农,或谓后稷。
  • 66、乡农:乡下农民。
  • 67、小农: 小农xiǎonóng (1) 指个体农民 例 小农经济 英 small farmer
  • 68、训农: 1.谓教民务农。
  • 69、鸭农: 鸭农yānóng (1) 以饲养鸭子为业或作为生活主要来源的农民 英 peasents engaged in raising ducks
  • 70、炎农: 1.炎帝神农氏的省称。
  • 71、砚农:指从事文书工作的人。
  • 72、药农: 药农yàonóng (1) 靠采集,种植药材为生的人 英 medicinal herb grower;herbalist
  • 73、椰农: 1.种植椰子的农民。
  • 74、营农: 1.从事农耕。
  • 75、窳农:惰农。
  • 76、蔗农: 蔗农zhènóng (1) 从事甘蔗生产的农民 英 sugar-cane grower
  • 77、庄农:农夫;农民。
  • 78、烟农: 烟农yānnóng (1) 专门种植烟草者,以种植烟草为主的农民 英 tobacco farmer
  • 79、中农: 中农zhōngnóng (1) 经济地位在富农和贫民之间的农民。多数占有土地,并有部分生产工具,生活来源靠自己劳动,一般不剥削他人,也不出卖劳动力 英 middle peasant
  • 80、林农: 林农línnóng (1) 从事森林的培育、管理、保护等工作的农民 英 forest worker; forester;forestry farmer
  • 81、老农: 老农lǎonóng (1) 年老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长久而经验丰富的农民 英 old farmer;experienced veteran peasant
  • 82、贫农: 贫农pínnóng (1) 完全没有土地或只占有极少土地和一些小农具的人,一般依靠租种土地生活,也出卖一部分劳动力。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 英 poor peasant
  • 83、佃农: 佃农diànnóng (1) 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英 tenant farmer;sharecropper;tenant peasant (2) 租土地耕种的人 英 farmer
  • 84、悯农: 词语解释⒈  诗篇名。唐代李绅作。共二首。全文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写农民的负担之重和劳作之苦,语言真切动人,历来为人传诵。
  • 85、支农: 支农zhīnóng (1) 城市支援农村,支援农业 英 serve the needs of agriculture (2) 特指“文革”中军队支援农业 英 support agriculture
  • 86、工农:工农兵学员 gōng-nóng-bīng xuéyuán[worker-peasant-soldier students]指“文革”中经推荐而进入大学、中专学习的学生,因来自于工人、农民、战士,故称
  • 87、石农:以捡石挖玉作为经济来源行为的劳动者。
  • 88、佃富农:租种别人土地而有剥削行为的富农。
  • 89、自耕农: 自耕农zìgēngnóng (1) 旧指自己耕种自己土地的农民 英 owner-peasant
  • 90、龚稼农:龚稼农(1902年2月23日-1993年10月27日)演员。
  • 91、贫雇农: 贫雇农pín-gùnóng (1) 指贫农、雇农 英 poor peasants and farm laborers
  • 92、石户农: 1.《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以舜之德为未至也,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终身不返也。"后因以指称高士。
  • 93、刘半农: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 94、大司农:官名。秦置治粟内史﹐汉景帝时改称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北齐时称司农寺卿﹐隋唐以后所置略同。元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明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 95、软骨农:绵软,不硬实。
  • 96、上中农: 占有较多生产资料,自己劳动,但有轻微剥削行为,经济状况比较富裕的中等农户。也叫富裕中农。
  • 97、下中农: 下中农xiàzhōngnóng (1) 占有较少生产资料,需要出卖少量劳动力,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的中农 英 lower-middle peasant
  • 98、郑司农:指汉经学家郑众。因其曾官大司农,故称。后亦用以称誉博学的人。
  • 99、老菜农: 【名称】:老菜农【拼音】:laocainong【英文】:The old gardener【释义】:狭义上,以土地为生,在土地上种植蔬菜的农民,专业化相对较高。广义上的菜农,指从事蔬菜种植、包装、收购、销售及相关工作的人员。
  • 100、半自耕农: 指耕种少量土地但不足以维持其生活,尚须租种部分土地或出卖部分劳动力的农民。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农组词,农的组词,农字怎么组词,农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农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农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82个,农字在中间的组词有74个,农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6个。
  • 拼音nóng
  • 注音ㄋ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EI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农,耕也。——《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辟土植谷曰农。——《汉书·食货志》农,天下之大本也。——《汉书·文帝纪》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殴民而归之农。——汉· 贾谊《论积贮疏》(2) 又如:农家子(村野耕作之人);农舆(耕作用的车);农战(从事农耕,以为攻战之本);农月(立夏以后农事的忙月)(3) 通“努”。努力,勉力小人农力以事其尚。——《左传·襄公十三年》名词(1) 农业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晁错《论贵粟疏》(2) 又如:务农(从事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农林牧;农末(农业和商业);农政(有关农业的政令、制度);农书(有关农业的书)(3) 农民士农工商,四民有业。——《汉书·食货志上》待农而食。——《史记·货殖列传》(4) 又农不出则乏。(5) 又如:自耕农;小农(个体农民);老农;花农;菜农;果农;奶农(6) 古代的田官飨农。——《礼记·郊特牲》(7) 又如:农正(古官名。掌农事及农祈);农父(古官名。司徒的尊称);农师(古官名。掌农事)(8) 先秦学术思想流派之一,九流中“农家”的简称(9) 姓形容词(1) 勤勉耕者用力不农,有罪无赦。——《管子·大匡》(2) 通“醲”。浓厚农用八政。——《书·洪范》。郑玄:“农读为醲”。 [查看更多]